无限美食计划(426)
做菜这种事情,讲究手法、搭配,讲究炉火纯青,但是这些都是精益求精,真的是开大酒楼,大厨自己下厨极少,反而是帮助培训灶台上的厨师、把握出去的食物的火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本质来说,餐饮的后厨,就是大厨用人的体现。
当初老主厨最后还是走了,大师兄就是当初关余他爹打工的那“一品楼”的继承人,还娶了主厨的女儿,两家说起来早就成了一家,老爷子也是为了女儿,一把年纪才会那么尽心尽力地呆在后厨。
若是换了其他这种本事的厨师,到了晚年,长期围在灶锅边,身体早就各种问题,如果生计允许,是绝对不会还呆在后厨的。
老爷子走了,大师兄理所当然继承了岳父给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班底,手上功夫也确实惊艳,很快把一品楼给做的风生水起。
而为了帮大师兄度过难关,当时已经攒了一笔钱打算开小饭馆的关余父母,硬生生地推迟自己的打算,帮着做了三年。
后来过度完了,大师兄还十分感激,加倍送了一笔奖金,预祝他们成功。
到这里,师兄弟二人也是一段业内佳话。
只可惜人心易变,当年那个感激师弟帮着渡过难关的大师兄彭洽,后来混的风生水起,很快因为得到了机会,开始联系到了电视台的人脉,拥有了自己的美食节目,更是好几次得到了厨师比赛的大奖。
尤其是有一次,在国外的米其林评审赶来的时候,彭洽做了一道水晶琵琶虾,酸香脆甜,直接给一品楼挂了一颗星星。
这一下子,身价瞬间不同了起来,价格翻了一倍,预约也瞬间爆满,一品楼一下子成为了最热门的新晋餐厅。
随着一品楼的身价倍增,彭洽也成了整个A市厨师协会说得上话的骨干。很快就平步青云,越来越顺利。
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太过顺利,让彭洽得到了太多的工作——录做饭的固定节目、出做饭的书籍,这种在人前的风光,显然比在后厨默默无闻吸引彭洽。于是他的整个工作安排开始倾斜,基本不再管理一品楼的后厨。
但是再成熟的班底,主厨品控依然无法被代替。尤其是到了一品楼这个价格,来的人里面,很多都是很会吃、非常敏锐的食客。
再说,就算是不专业的人,吃到嘴巴里的东西,说不出滋味,也不知道哪里有没有打折偷工减料。但是人都能吃出好不好吃,味道到底正不正。
更何况,彭洽自己不再管理后厨,他的心在膨胀,跟着他一起发家的后厨员工,在骤然没有任何人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也跟着开始浮躁起来。
于是中饱私囊、以次充好的事情也慢慢开始出现。开始还好,大致还说的过去,后来则是越来越差。
而这一切,彭洽都根本没发现。
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关余的父母也开了酒楼。彭洽没过去庆祝,两人说起来是师兄弟,但是随着彭洽发达,两人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远。
但是两人师出同门,会的很多菜色都是老主厨庞先生的手艺。吃起来很多细节的处理方式和搭配思路,都非常相似。
但是这都没什么,毕竟处理方式相似、各有滋味,也是不错。不过问题是,当时被很多嘴刁的食客吃了之后,恰好遇到一品楼菜品质量大跌,于是大家口口相传,很快就开始光顾关家酒楼。
正常人知道自家客人大量流失,很多人都去光顾关家酒楼,第一反应应该是先查自己家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查看下顾客意见。
可彭洽不知道怎么想的,从这个时候开始,竟然开始隐隐与师弟开始有了嫌隙。
关家父母那时候也开始进入了餐饮协会,开头几年还是忍着大师兄那不阴不阳的态度和刁难,后面愈发针对他们,关家父母还特地去拜访,想解开误会。
可是彭洽却没有软化的意思,总之再等几年,等关余大学的时候,得到的消息就是爹妈被逼着要比厨艺,然后失败了之后,就收拾好东西,回老家了。
“我会让人查一下这几年到底发生过什么,感觉可能这里面还有事儿。”杜长秋说完,刘秘书就立刻做出了判断。
杜长秋也十分同意,就柴玉听他们三下五除二说完,好像就定了。他简直是摸不着头脑,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忍不住捉急地问:“怎么样,那关哥,你到底要不要和云山二傻比厨艺啊?!”
“不比。”杜长秋摇头。
这还远远不是时候呢。
他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到这场恩怨,要在众人的期待之中,进行这一场比试。
这样,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不然,事后总有人会说,他靠着樊氏和资本,欺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