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写小说+番外(24)
他说着又笑嘻嘻的,挥袖的姿势半点都看不出刚才对于钱的眷恋,一脸大气的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钱就是拿来用的!哥你先用着,用剩下的就捐给别人,就当是——行善积德吧。”
周承爻怔愣,没想到居然被瞧出来了,明明他隐藏的很好,连王妃都没瞧出来。
罢了,心中又万分感动惭愧,点头应允,“好,听你的。”
清点完了账,周承弋又将符谦挑拣好送来的读者评论看了一遍,其中他最喜欢的自然是子固写的。
没有人不喜欢被夸,尤其是这种点到为止十分舒服的方式。
周承弋礼尚往来,也回了一封游记的书评,并着偷生的稿子和写给符谦这垃圾资本家的抗议……倡议书一道送出宫去。
翌日清晨,和亲王府的下人将东西送来,拿到信的符谦来到他府上客房。
房观彦这厮从昨日就住在这里了,就为了能第一时间读到那位的来信。
而且除非信来了,不然他就算把门敲破了,房观彦也不会放他进去。
“当真过分。”符谦对其做法十分有意见。
房观彦本来都打算让他进来了,听他这话,差点就转身将他关外面。
游记的书评,房观彦很满足,又觉得先生过于低看自己了。
《狐梦》这篇文的效用才刚开始发酵,等到结局刊登出来才能推动到最高峰,届时也必定会引起一番动荡。
符谦也看完了写给自己的信,颇有些苦恼:“那位在信中阐明,赚钱因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杂志发行时间最好能固定,尤以月刊一次为最好。”
“子固,你觉得如何?”
房观彦点头,“杂志形式已公开发行,必定有觑见利益之辈争相效仿,不出一月,将如雨后春笋冒之不绝。”
符谦懂其意思,在那样的环境下,谁能留下谁被淘汰,看的自然是文章质量,他这样连刊,初时还好,久了自然力竭。
“但是月刊一次是否时长过长?”符谦征询:“不若十五一刊?”
房观彦:“可。”
符谦走之前特意要了两人写的书评,“我想弄一新刊做《读者评论》,专门刊登这些书评什么的。当然如今肯定是依附《长安》的,便先做两期样刊随其附赠,先瞧瞧风评再考虑一二。”
房观彦:“记得给稿费。”
符谦:“我几时忘了你的。”
房观彦补充:“他也不能忘。”
符谦顿觉牙酸:“你真是!魔怔!”
第12章 透明马甲(捉虫)
周承弋在书房肝完偷生卷下半部分的稿子,又大睡了一觉,醒来不知今夕何夕。
他坐在床榻上发了会呆才起来,穿衣洗漱,微凉的水扑在脸上,叫他寒颤了一下,彻底清醒过来。
而直到他收拾完,往日里早该端着膳食进来候着的长夏并未出现,凛冬也是不见踪影。
周承弋有些奇怪的找出门去,听着宫门口有动静,不免一瞧。
果然正是他消失的两位小伙伴,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外头的氛围有些沉闷异常。
只见长夏正踩在凛冬背上往上扯红布,两人都换下了往日里穿着的红红绿绿的太监服,改换为素色。
他细细听凭,空敞的宫门从远处传来隐隐的钟声与哀泣。
周承弋意识到什么,不动声色的问:“外头怎么了?”
“殿下,您起来了!”长夏见到他赶紧下了凛冬的背,闻言小心翼翼的附耳过去道:“殿下,今儿早上太医院几乎不遗余力,不多时惠敏郡主便去了乾元宫,说是宁寿宫那位病危了。”
周承弋卡顿了片刻,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本来为太后居住的宁寿宫从今上登基那日起,便只住了一位主子——正是惠敏郡主侍疾的那位徐太妃。
今上尊徐太妃,也是因当年年幼无法自保时,受过徐太妃的庇护。
先帝在时她并不受宠,盖因当年老定国公权势浩大,先帝方才娶她入了后宫,然虽位至贵妃,却并不宠爱,膝下亦无子嗣。
后老定国公病故,众子为承爵而闹的鸡犬不宁,闹到最后竟是毫无存在感的十公子上位了。
那便是徐瑞的父亲,如今的定国公——这位倒是挺知足常乐,胆怂且无野心。
若非如此,即便有徐太妃的颜面,今上也是该削藩的。
徐太妃只剩这一个弟弟,自然希望他能好,担心自己去了之后无人护佑,遂促成其与安阳长公主的婚事。
周承弋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长安又道,“对了殿下,两刻钟前亲王殿下来了,知道您几日未曾好好休息,便叫奴婢等不要吵闹您,将书信放在书房便走了。”
“好,我知道了。”周承弋摆了摆手,让他继续忙着,自己摸着肚子往厨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