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科举(女穿男)(338)
该不会是彭教谕吧。
一想起那老头,宁桃就头皮发麻,可别告诉他,明日再给他增加两场,说什么都是老朋友,兄弟学校的,抹不开面子。
宁桃:猝。
小武在厨房给柱子和大武热饭,一时走不开。
大武过去开门,领进门来的,居然是今日几个同学。
见宁桃正在吃饭,大家有些不好意思道:“宁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了。”
宁桃把嘴里的肉咽下去,忙道:“没事,没事。”
宁桃嘴上说没事,心里却忍不住叹息一声,他也快被彭老头给传染了,明明心里不乐意被人打扰的。
唉!!
几位同学还是很识趣的,坐在旁边等着宁桃把饭吃饭。
宁桃哪好意思再吃饭,净了手漱口后,便领着几人到书房给大家讲题。
宁棋见有人来了,礼貌地和大家问了好。
宁桃让小武又多点了几盏灯,屋里灯堂堂的,才开始看大家记录下来的问题。
宁棋也放下笔凑了过来。
指着上面老鼠打洞的题道:“二哥,这道题我目前还不太会。”
尤其是后面的几分之几,都把人给绕晕了。
宁桃道:“你是记吃不记打。”
宁棋:“……”
明明家里就你最能吃。
这几位同学带来的问题,在课堂上都只是提了一句,但是并没有深入的讲解。
宁桃索性把小黑板扶起来仔细给讲了一遍。
怕大家理解不透,又出了想同的题目,磨磨蹭蹭已进入一更了。
宁桃喝了杯水润润嗓子道:“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宁桃暗自松了口气。
待他当官了,第一个点就提出来,数学和语文一样,得从娃娃抓起。
现在让他抓一群大人,简直太要命了。
临走时,有一位年纪较大的同学,见书房的另一张案上放了一个模型,小心翼翼地问道:“宁先生平时还做木工吗?”
宁桃顺着他手指望过去,笑道:“偶尔解解闷。”
他最近在做一只木鸟。
就是上了发条能自己拍翅膀那种,不过也就是在地上走走。
想要飞起来,难度有些大。
亏得上次老唐送了他一只,他就直接把那玩意给拆了,照猫画虎做了一只,可惜不大成功,把飞鸟作成了青蛙。
>_<
“这只鸟是先生做的?”这位刘同学似乎对这个很感兴趣,“学生能不能看一看。”
宁桃尴尬地把人让到了书案边。
宁桃皱了下鼻子,小声嘀咕道:“装什么大尾巴狼,平时都不让我摸一下。”
他见过宁桃自己玩过。
只要把上面的钥匙拧几圈,最后鸟就迈开两条腿在桌上走来走去。
头一次时,两只翅膀不会动。
第二次时,两只翅膀动了,不过幅度不大。
这是宁桃的第三只。
昨日他瞧见,连尾巴都动了,而且翅膀震动的频率特别快,在桌上走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当时可把他给馋坏了。
结果,还没上手,宁桃就抽了他一记。
如今居然让陌生人来玩儿,宁棋委屈的不要不要的,眼巴巴地看着几位同学上前。
刘同学征求了宁桃的意见,这才上手拧动了钥匙。
果然,鸟儿在桌上开始走了起来。
刘同学激动道:“先生这只鸟做的真好,我爷爷说做机巧最好的是唐家,想来唐家的鸟也不过如此。”
宁桃幽幽道:“非也。”
说完把一只七零八落的木鸟从抽屉里给拿了出来。
“我本来想仿一只看看,结果——”
众人:“……”
刘同学爷爷、父亲,甚至上数四五代都是做木匠活的。
小时候爷爷给他做过不少的玩具。
可惜能像宁桃这样的水平的没有。
爷爷就跟他说,夏朝做机巧最好的是唐家,唐家的木鸟是真的能在天上飞的。
宁桃道:“他们家的鸟其实也不是飞得很好,不过真的已经能飞了!”
呜!
就他做的像只山鸡。
所以,宁桃一度认为是木料的问题,下次去余州找找那位姚师兄,让他帮忙找跟老唐用的一样的料子看看。
刘同学道:“先生做的已经很棒了,我爷爷五岁起就跟着曾祖做木活,至今也没到您这水平。”
宁桃双眼一亮。
刘同学以为安慰到宁桃了。
不料宁桃一拍桌子道,“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帮我瞧瞧着这榫卯,我每次都把两边画不均匀。”
手工有偏差他知道,但是像他这种手不太稳的,还是极少见的吧。
所以,他感觉别人的中间肯定有什么窍门。
刘同学自己也懂一些,但是还没宁桃在行,看了宁桃做出来的榫和卯,给他提了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