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科举(女穿男)(208)
徐泽临走前突然道:“这阵子你们的生意,尽量别再扩大了,先稳住再说。”
宁桃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要是想扩大新客户,也别往咱们东面这边找。”
宁桃心头一跳。
他隐隐猜出来了,怕是朝廷要行动了。
赵国和姜国与夏朝相安无事了这么多年,如今算是三方都熬不住了。
如果说前两年,只是大家在互相试探。
或者赵姜两国在试探夏朝,敢不敢行动,如今怕是真的试探成功了。
撩逗的夏朝打算动真格的了。
而这两国刚好在个位杉省的东面,他们的生意,目前确实有在杉省找客户,主要是东临府周边还有几个府城没有覆盖。
如果真要打仗,确实他们杉省不安全。
见宁桃似乎明白了,徐泽道:“我最近也挺忙的,还是那句话,帮我看好媳妇,以后少不了你好东西。”
宁桃呵呵两声,“好像我家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九月一过,东临府的天气就一日冷过一日。
第二天,宁桃起了个大早。
把该背的书都给背一遍,这才和宁林一道去老太太那儿。
老太太早就让人准备了一车的东西,什么药材、吃食,婴儿用品、孕妇用品,应有尽有。
宁桃和大牛他们一起把东西扛上去的,一边扛一边听大牛感慨,“太可怕了,生个孩子需要这么多东西吗?”
老太太笑道:“这才只是刚开始。”
宁桃还没怎么表示,大牛倒是先沉不住气了。
“这也太花钱了。”
他现在倒卖山货多了,光凭味就能分辩出药材的档次。
老太太拿的虽不至于上等货,但是光一根参也要二三百两了,他原先还想着有点小钱了,可以娶亲生子,让老太太安享晚年了。
现在看来,他真是太天真了,大牛被深深打击到了。
宁桃道:“应该不至于,你瞧那些庄户人家,就像咱们村子那些人,谁家能有几百两买参,每天一个鸡蛋怕是都不错了。”
大牛这才被挽回了点神志。
老太太笑道:“穷有穷得养法,富有富的养法,我这些算什么呀。”
算钱呀!
俗话说赶早不如赶巧。
他们一行人还没出门,大太太就差人来报喜了,说是王大媳妇要生了,请老太太过去坐镇。
宁桃几个小辈自然是去不了了,王氏陪着老太太去了,让宁香吩咐小厨房,给宁桃和宁林两人多做一些好吃的。
宁棋嘟着嘴郁闷道:“瞧见没,娘心里只有大哥和二哥。”
宁林抽了他一下,“你可拉倒吧,要是心里没你,你能天天在她眼皮子底下晃?”
父母爱幺儿,这话一点都没错。
想宁桃当时才八岁就被宁少源打发去书院了。
宁棋今年都快十岁了,王氏愣是舍不得,每日还当小婴儿一样的护着。
姐弟几人一有什么事儿,王氏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且让让他,他还小呢。
宁林听得都麻木了。
宁棋揉着脑门道:“好么,大哥现在真是与二哥越来越像了,说话做事,就连这上手的动作,都如出一辙。”
宁林微微一怅。
东桂深有同感道:“奴才也瞧出来了。”
宁桃道:“那是因为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不自觉的把对方的习惯动作学上一二。”
且自己还不知道。
尤其是孩子和父母之间。
第73章
宁桃还需要去书局买一些书, 刚好宁林要去寄信。
两人便一道去了。
宁林道:“你打算给史姑娘回什么礼了吗?”
宁桃摇头。
宁林笑道:“你原先那块石头不是雕好了吗?不如就那块给她吧。”
宁桃立马捂住怀里的书,“不行,我可舍不得。”
宁林:“……”
瞧你那小气的, 只进不出的样。
“你别光顾着说我了,你给嫂子寄东西的时候,别只顾着送个绢花呀,再买点别的送过去,姐姐铺子里的胭脂, 她还有吗?再送两盒给她呗。”
宁林像看傻子一样看了他一眼。
旁人的事你操个屁心呀, 自己的事半点都不上心。
听宁林说他对自己不上心。
宁桃立马道:“嗨,还真别说, 娘不是说给我买两个用的人吗?这次回家一个没见着。”
王氏早把这事给忘了。
刚开始还真有牙婆领着几个孩子过来了。
可老太太扫了几眼,一个没瞧中, 牙婆第二日又带来了几个。
老太太还是没相中,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大牛道:“你买人做什么, 你是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宁桃只得把想法跟他说了一下。
大牛道:“那你不早说, 我这次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