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个,便能活下来更多的人。
刚开始也苦,但是还好,她遇见了师父。要死的时候,是师父背着她一步步的走出了山里,到了城池里,给了她一个窝窝头吃。
可真好吃啊。
她笑起来,“后来师父想把我送人,送去行商的好友那里,我不肯,我想跟着师父,没办法,师父就想带着我回一趟禹国,将我送到家里人那里养,可是还没送回禹国呢,燕兵就打来了。”
“你几月出走的?”晋兵问。
小姑娘:“三月。”
燕兵是六月份来的。
所以,她自己一个人,走了三个月。
晋兵就突然理解她口中的“回禹国”了。
她想来,已经将禹国当做家了。
两人说了一会话,便也相顾无言,晋兵觉得太沉默了,反而自己里有一堆话要说。
他想说说自己的家,但是后来想了想,他家里,其实死的,也最先是姐妹,后来养大了他,却又来了战场。
他这话,跟小姑娘是说不得了,于是又闭了嘴,两人一起呆到了天亮。
小姑娘问他:“我要去找师父了,你要去哪里?”
晋兵就微微笑着道:“我也要去找我的师父了。”
小姑娘不是很能理解,她毕竟还是个孩子。但是等第二天,她跟师父回合,跟着师父去下一战场的时候,就见着了躺在地上熟悉的身影。
师父问她:“怎么了?”
小姑娘就道了一句:“师父,我昨天刚救的他。”
但是他今天就死了。
她师父就叹气一声,“咱们为医者,能救活太平盛世的狗,救不活战火纷飞之下的兵。”
只要战争依旧在,他们就会一直战斗,直到死,直到世道安平。
……
禹国,七月中旬。
六月末考试完毕,七月中旬的时候,便要开始放榜单了。
无数的人天不亮就等在放榜单的地方,带着一种朝圣般的人心,静静等待着榜单来临。
“你家小子倒是好,成绩一直都好,我家的就不行了,哎,你说说,要是没考上,还要不要复读一年?”
“那肯定要复读啊,咱们的基础本来就差,考不上难道就是不聪明吗?定然不是的,只是因为读书晚罢了。”
如此一说,众人都觉得有道理。
——没人觉得自家的孩子差,这个理由是站得住跟脚的。
所以便开始有人问:“怎么去复读呢?”
这也是第一次大型考试,大家都没有经验。于是便有人趁机道:“听说小学是不收了,你们可以去朝廷专门创办的复读学校,复读一年,专门集中讲解要考的东西。”
“这是对的,不然跟着四年级学,还要跟着他们学新的,哎,说到底,还是要专门复习,对症下药。”
“那这个复读学校,是哪些人教?先生们是谁?在哪里报名,可是有条件限制?”
“是啊,别考的太差了,就不给复读了。”
“……我说老兄们,这榜还没放出来呢,你们怎么就说起复读的事情来,晦气不晦气来。”
来的人,大部分还带着孩子,果然一低头,就见孩子们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这里是小学放榜的地方,京都城里,人自然是最多的,一个个都挤着在那里,王老爷带着孙女王倩倩坐在外面,也等的着急。
他旁边还有个瘦瘦的少年,也正着急的等待着。
王老爷就笑着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道了一句,“别急,你们的成绩都很稳定,一定不会差的。”
倩倩其实还好,她就拉了拉唐小胖的袖子,“小胖,你别怕,你肯定能考上的。”
王老爷就道:“倩倩,以后你们要去上高中,不是孩子了,别总小胖小胖的,阿治有自己的名字,听见没?”
倩倩就哎了一声,“小胖治(纸),你别着急,咱们肯定还能一个班,你很聪明的,还是跳级上来的。”
唐小胖就点了点头,但是依旧沉默不语。
王倩倩就叹气道:“小胖,你说,我能考前十吗?”
她的成绩一向很好,她倒是不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只是想考前十。听闻前十能得奖学金呢。
她家里倒是不缺银子,但是她想要那个荣誉。
于是就可怜巴巴的伸长脖子,等待放榜。
好在没多久,官府的衙役就来了,让大家往两边散去,开始张贴,一边贴一边道:“不仅仅这边有,那边还有成绩报卖,都是秦宽大人名下出来的报纸,不会出错,大家可以去看看。”
于是一窝蜂的,看榜的地方没人了,全跑去隔壁买报纸。
王老爷就带着孙女和小胖往前面通畅的到了看榜的最前方。
然后一眼就看见了孙女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