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年代当团宠(415)

作者:凉笺 阅读记录

他们项目组跟总公司那边是挂靠关系,借用公司的名义,财务独立核算,每年公司从他们账上抽取交易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挂靠费用。

那俩女孩子想要进**单位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去下面的乡村上班,两人不乐意。现在到了公司这边,有了正式的编制,工资比单位只高不低,还有奖金和年节礼物,出去跟小姐妹聊天都能昂起下巴了。

收集数据,分析,形成报告,花了快两个月时间,他们完成了第一期的工作。

报告递交给公司和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之后,他们这个小组打算提前进入第二期的数据收集阶段。

这一次的目标放到了附近的三县四镇上。

三个县相邻,中间是一座内陆湖,面积不小,沿湖生态保持得非常好,是国内相关自然研究所首选的研究点。

四个镇也是沿湖分布,其中两个镇同属一个县,但是发展上却有着天差地别。

没错,这次出来收集资料,他们选择的不全是贫困县镇,而是分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一个代表,但是贫困镇有两个,位于湖的东西两方,正好隔湖相对。

从省会出发,沿着国道走两百来公里,就是那座生态湖。他们落脚的第一个地方是中等发展的那个乡镇。

这个镇早年很出名,在历史上也有名字的那种。解放后的发展不快不慢,加上这里交通还行,所以看上去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仔细分析一下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位置,能清晰的发现这个镇的发展其实是滞后的。

只是在周围发展得更差的地方衬托下,让它感觉没有那么差而已。

“这句话归纳一下,就是‘全靠同行衬托’。但凡它的附近有个发展稍微快一点的,大家就能理解它有多慢了。”

住下来之后,一行人休息了一会儿,出来找晚饭吃。

他们住的是镇**的招待所,位置很不错,就在江边。

河对面是铁路,离镇有三十来公里的地方,是火车站。货运比客运繁忙。

“听说省上在规划高速公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动工。”

陈怡歆一边吃饭一边抬头看奔驰而过的列车,挑了挑眉。

要是她没记错,到她死前这条传说中的高速路才开通,算起来至少还有个十几年。

想想也能理解。这边的地理条件实在太差了,施工的难度大不说,还特别危险。

一条在平原地带三年能建好的路,搁这边穿山越岭的,没个七八年十来年都别想建成。

到后期,工程设备的技术突破后,很多方案才能得以实施。而在现今阶段,光是打通那几座大山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边的环境很不错,空气尤其的好。

就是城市建设有点滞后,特别是他们吃饭的沿河两岸十分的糟糕。

不是说建筑不好。其实这边临水的很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有历史感跟脏乱差并不等同。

他们沿着河走了一截,道路泥泞不堪就不说了,污水直接排放入河中。甚至他们在桥边还看到有人直接把厕所的水管通到水里的。这简直让人感觉到恶心。

“其实怎么说呢。”对这些比较了解的圆圆苦笑着解释了一下,“这些人祖辈都是这样的生活的,对他们来说,从小到大都是看着父母这样做,所以也并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但是因为人口增长的问题,这方面的生活污染的确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我听家里长辈说过,很多地方的**都在改革这个问题,就是成效不大。”

毕竟改造是要钱的,这个钱不可能全由国家拨款,地方还得自己出资。连工资都发不上的地方,谁愿意把钱花到处理这些“小事儿”上来。

“我听我哥说,他们单位今年有文件,说要加大整治力度。首先就是要修河堤,然后逐步改造沿河民居的排污系统。这个地方我也挺我哥说了,好像他们打算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应该是下决心要治理的。”

下游的桥能过汽车,但上游是架木桥,重修过,除开自行车和摩托车外,机动车一概不许通过。

“这桥最早是有廊桥的,但是后来发洪水还是怎么回事,桥出了问题,然后上面的风雨廊被拆了,下面的桥身加固过。”

“为什么不重修成风雨廊桥?”

“这不是想要跟国际接轨嘛。”圆圆插了一句,“我觉得他们也是魔障了。这个镇在历史上都挺有名的,为什么不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呢?非要弄什么国际化,现代化。你们看新城那边,修起了都没多少人愿意搬过去。”

他们开车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新城在河对面,占地面积不小,修得也挺整齐的,但是路上鬼影都看不到几个。老城这边就不同了,虽然道路不好,地砖都是坏的,但是架不住人多车多,跟新城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