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妈妈(385)
他王桂生负责的是工作组,虽然现在的行政权力很大,有时候甚至凌驾于政府部门,但这种民生基建问题,他们从来就没有兴趣插手,这种情况陈友松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缺钱,应该跟财政部申请才对啊。
而且之前已经申请过一次,他动用自己私下的关系已经为他们搞到了一大笔钱,按说应该知足了,谁知这次竟然变本加厉了。
结合目前各地的经济情况,涉及到民生的问题,需要改善的问题当然很多,但现在的首要问题,第一个是保证社会稳定,内部团结,第二个就是争取让所有人都不再饿肚子。至于修路,在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面前,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其实这件事一句没钱就可以打发了。
但卢志伟看不明白,王桂生却是很清楚,这个陈友松的用意并不在此,或者说,不仅仅是要钱的问题。
一个人身在官场,当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若想继续往上走,还必须学会站队。据他的了解,这个陈友松就是特别会站队的一个人,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和他王桂生站一队。
现在他们工作组最大的领导已经去世了,王桂生终于不是脚踏两只船了,这个陈友松到底想站谁的队自然不言而喻。
想到此王桂生不由皱了皱眉头。
理论上陈友松的做法挑不出什么问题,但如此行事多少给人一种压迫感,这让他略略不满,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定。
不过,眼前的形势恐怕不会给他留太多时间了!
最近的两次会议上,已经有人委婉的提出不同的意见了,虽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估计形势会逐渐变了。政治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为了证明当前的政策最正确,估计会有人,会有很多人会对过去的事情提出批评
而且工作组这种单位,目前来看如同烈火烹油,但其实不过是临时组建的队伍,虽然享受一样的级别待遇,但根本不是正规的党政机关。
也就是说,一声令下可以组建,一声令下也可以撤销!
如果工作组撤销了,他这个最高负责人自然也被免职了。而且迎接他的恐怕不只是免职了,说不定有人会把之前徐局长犯下的错误都算在他身上!
他是绝对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王桂生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凌晨一点钟。
他有些疲倦的从沙发上做起来,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忽然想起来去世的妻子,她和他结婚的时候身体就很不好,两个人为此没要孩子,但结婚不到十年,妻子就撒手人寰了。
一开始因为思念亡妻不肯再娶,后来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王桂生本来是想立即起草文件的,但想起妻子在世时总是劝他少熬夜,路过书房的时候犹豫了一下,还是拐进了卧室。
第二天一大早,王桂生让秘书将关于平城的所有资料全都找出来了。
既然陈友松要送他一个大礼,那他就要不客气的收下了。
在王桂生的这一份报告里,先是说了平城的农田改造项目,这个项目是他们工作组授意各地做的,但唯有平城做的最认真,目前来看成果也最大,大大缓解了干旱引来的粮荒,粮食产量甚至比往年还要高。他们平城的这种经验难能可贵,建议在全国内号召学习。
接下来又提到了平城现在正在进行的修路工程,虽然这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儿,但因为资金缺口太大,恐怕很快就会因此停工了,因此,要跟国家提出申请援助。
如此的话,陈友松上任以来办的两件大事,都会有他王桂生一般的功劳。
而且这次他也没有动用私下的关系,而是将这一份报告抄写三份,一份交给上级政府领导,另一份交给财务部。
在接下来的一次常务会议上,王桂生当着很多相关领导的面,又把这一份报告一分不差的读了一遍。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场人员反响很激烈,几乎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事后他留意了一下,支持者和反对者各占一半。
隔了几日,根据往年的惯例,卢志伟尽心准备了一场中秋茶话会,还从外面请了两个响声演员凑趣,但王桂生因为这件悬而未决的大事儿,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坐了没一会儿就离席了。
和王桂生不一样,这一年的中秋节,赵珍珍过得非常开心热闹。
因为王文广恢复了身份,他们夫妻也复婚了,行事不比像以前那么小心翼翼了,中秋节这天,王文广带着小胡和科技部的另一个年轻人小萧来到家,赵珍珍也邀请了李维青和杨校长来家里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