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396)
如钱大人家的一幕,同时也上演在许多人家。
第二日锦绣回城,就听说衙门不少人同时请了病假,什么腿疼的,风疾发作的,走路摔了一跤的,吃饭被噎住的,家中老母突然生病的,被家中孽子气的起不来床的,睡书房感染风寒的,借口五花八门,锦绣光是听这种种借口,都能乐好半天。
冯大人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就是走路的时候姿势不太自然,买过门槛的时候腿不会打弯儿,还要做出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坚强的活在。
一脸复杂的看着锦绣,最后不得不对锦绣拱手行礼道:“大人,下官心中其实并没有您想的那么多大义,都是为了讨生活而已。
您下次还有这种举措,可以提前和下官说,下官定然是坚定的支持您的所有举措的。”
锦绣笑眯眯的看着冯大人的腰弯下去好半天都没有起来。
对着冯大人的后脑勺打量了好一会儿,才轻笑出声,亲手将冯大人给扶起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谢六那里忙不过来,还需要冯大人想办法去支援一二。”
既然人家已经投诚了,不管心意是真是假,人只要能用就行,不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教的知识总归是没有差别的。
刚好谢六最近忙的脚不沾地,每日都要让人给锦绣送信,表述他两头忙的种种辛苦云云,锦绣趁机给谢六找了个帮手。
冯大人既然已经投靠了锦绣,也不矫情,当即答应:“下官这里有几个人选,回头去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想来必定能让谢六公子满意。”
冯大人的办事效率很高,推荐的五个人都是去年跟着锦绣系统的学习过算术之人,第二日就包袱款款的收拾行李住到城外的庄子上去了。
等其他人各种病症稍微好些,能来衙门上衙时,锦绣不用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人有的走路还很不自然,有人脸上的淤青未曾消去,还有奇葩一些的,耳朵上结痂的地方,看形状似乎是个压印。
锦绣不由得一抖,这样子,可不像是嘴下留情,而是恨不得一口将半个耳朵都给咬下来呀!
让他十分满意的是,这些人见到他,面上都非常镇定,一如既往,像是根本不知道他最近干了什么,集体失忆,再也没人来找他,想关于那件事,要一个说法。
锦绣乐的自在。
搞定了这一群最能反对,也最容易反对的人,锦绣深藏功与名,每日笑眯眯的继续上衙,处理公务。
但众人也渐渐的发现,锦绣对他们的态度表现出了明显的偏颇。
以往都是一视同仁,有功劳大家一起分,根本不用费心去争去抢,只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该有的功劳一分都不会少,不要太舒服。
现在不同了,同一件事,大人首先想到的,必定是诸如冯大人,赵大人等,这些最先认怂,在他面前俯首之人。
连带这两位大人手下的一些官员,最近也分到了不少能长脸,出政绩的任务,而他们就只能整天留在衙门里处理手头的日常公务。
若是对一个没有野心,只想混日子的人来说,这样安稳的生活简直就是理想状态。
但对于大部分有野心之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且就算人没有野心,但难免有几分攀比之心,同样是在知州大人手下做事的,对方不仅领着衙门的俸禄,每月的奖银差不多是俸禄的五倍,出门还能受到百姓的称赞,回家路上随手就有人给送菜送蛋,步行回家一趟就能将自家三天吃的菜给攒足了。还有不少百姓善意的打趣对方:“大人您何时能在主街上立一块儿自己的站牌才好呢!”
反观自己呢?
碌碌无为,平平无奇,一对比,日子就显得没滋没味儿!
锦绣当然知道手下人都在想什么,以前不搞这一套,是因为没必要,现在搞起来,他做的还挺顺手,也是因为有必要。
“有些人啊,就是不识抬举。说句真心话,若不是大人您在上面撑着,做的足够多,我们下面这些人,就算勉强做出了些功绩,上报上去,按照官场上的潜规则。
功劳大头都是上面的人分,我们这些真正做事的人能喝到一口汤都是运气好。才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忘了以前我们的处境何其艰难,也忘了官场的常态究竟如何。
心里没有一点儿感恩,太不知好歹。”整日巴拉算盘珠子的赵大人如是说。
锦绣就佩服赵大人这一点,能将拍马屁的事儿说的这般自然,这般真情实感,这般感人肺腑,有一瞬间,他差点儿就当着对方的面点头认同,让他会说话就多说两句了。
锦绣觉得这是一门学问,可能也是一种天赋,一般人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