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年代当大嫂(94)
话音刚落,大哥林红武就出来了,“大妹,你回来了。”他快步走过去,帮林若秋把东西扛上肩。
对他来说,二十斤的面粉,轻飘飘的。
这会是饭点,林家人都在家吃饭呢。
林若秋早上坐的车,现在才到,午饭还没来得及吃,正好赶上饭点,林家人多加了两双筷子,让林若秋跟浩浩一块吃。
‘林若秋’算是她,兄弟姐妹五个,她排第四。
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大哥在家,二哥当兵去了。二哥这些年一直没有音讯,都说是死了,前几年部队还寄来过五百块巨款,都以为是抚恤费。这钱由二嫂收着,要是二嫂改嫁,那就得把这钱拿出来,这是给孩子的。
姐姐早嫁人了,孩子都九岁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娘家。
妹妹跟村里的一个知青结婚了,去年才结的婚,这会还在娘家住着,只领了证,没办婚礼。
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回事。
“你回来就回来,怎么拎这么多东西,这面粉有二十斤吧,乖乖,这过年村里都没发过这多啊。”李香梅眉开眼笑的,林若秋这次回来带这么多东西,她这个当娘的可算是长脸了。
还有肉,排内。
这比过年吃的还好啊。
李香梅把面粉跟肉都收起来了,排肉熬汤,一根排骨,加半锅水,这样做最实惠了。那肉啊得留着,以后慢慢吃。
李香梅还不忘跟两个儿媳妇说,“老四这次回来可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那是在萧家夹着尾巴做人,最多就带一篮子鸡蛋回来。现在这夫妻俩感情好了,女婿也舍得给钱了,老四这日子可不就过好吗。”
一边说一边夸萧天佑这个女婿。
还不忘叮嘱两个儿媳妇,“你们可别再给老四脸色看了,以前她从家里拿的东西这不都慢慢找补回来了吗。”
两个儿媳妇都郁闷,“娘,我们什么时候给大妹脸色看了?”没有的事。
顶多在背后说两句。
以前林若秋那做派,还不让人说啊。
十次有五次空手回来,拎一堆的东西回萧家,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像是地瓜干,酸菜,辣椒,东西不贵重,但是做法难看啊。
谁不知道大妹老公捧的是城里的铁饭碗啊。
怎么不往娘家送东西,还叫娘家往里贴呢。
吃过饭,林若秋把家里的人都叫到一起,开始说了:“大嫂,二嫂,小妹,娘跟你们说了吧,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个工作。”
她们都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们那是个服装厂,那边现在招工。要针线活好的,还要手脚麻利能学会缝纫机的,你们要是觉得自己行,就跟我一块去厂里看看。”林若秋眼睛依旧扫过大嫂,二嫂,跟小妹。
林家人都有些激动。
小妹问:“临时工还是正式工?”
林若秋道:“临时工,要是做得好的话,兴许可以转正。”她可不想说一去就能转正,留点余地嘛。
二嫂最想去。
她丈夫没了,带着一个孩子,赚工分不多,以后孩子大了就那家里负担就更重了。现在虽然有公婆帮着,可是等公婆走了,迟早要公家的,她一个女人把孩子养大说难也不难,可是想让孩子读书成材,那就难了。
二嫂想去服装工,想多赚些钱,为孩子,也是为这个家。
丈夫那五百块的抚恤金是死钱,迟早有用完的一天。
小妹刚结婚,虽然想去城里工作,但是更想跟自家丈夫在一起。要知道,她可是好不容易才追上江和平的。
江和平可是有文化有理想的知青,跟一般男人不一样!
江和平在他们这,有很多姑娘喜欢的,她得把江和平看紧了。
大嫂犹豫不定,一是舍不得丈夫孩子,但又想出去看看世面。
“你们商量商量,看谁去。”林若秋说了,“别忘了还要学缝纫机的,要是做不好,会被辞退的。”
二嫂开口了:“我想去。”
大嫂正想说自己也想去的,林红武扯了扯她,摇摇头。
二弟没了,就不要跟弟妹争了。
大嫂到底是没说出来。
没有人争,那去服装厂的机会就给了二嫂方以晴。
“那边有食堂,员工吃饭很便宜,还包住。有洗澡间,有热水房,都挺近的,夏天洗澡也方便,二嫂,就是孩子不能带去。”林若秋倒是有个好主意,“要是你能留下,到到时候让妈过来,正好照顾东东跟我家浩浩。”
林若秋越说越觉得靠谱。
“多少工钱?”
“看人,要是手艺好,试用期15-20块,转正之后30-40块,以后要是按工计量,这赚得更多。”林若秋把基本的情况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