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富婆(432)
苏瓷和连跃结婚的事正式提上日程,连母看起来比两个当事人还激动,前前后后帮着张罗了很多事情。比如把连跃单位分的新房收拾好了,也把酒店定下来了,客人都请了。
苏瓷自然张罗自己这边的事情,比如结婚当天穿什么,比如给家里打电话,让叶老二和苏华荣再去通知一下叶苏英和叶苏梅,远在省城的叶安国和何月香,则还是她自己打电话说的。
到婚礼的前一天,叶家老少三代全来了平城,包括苏瓷的堂姐叶安慧。
叶安国和何月香带着迟迟和晚晚,叶安军和谢美娥带着大宝和二宝,剩下大姐二姐带着老公孩子,还有三姐和叶苏芳、叶安家,加上苏华荣、叶老二,全员到齐。
苏瓷早就给他们定下了宾馆,总共八间房。
傍晚人到以后,先到饭店吃了晚饭,随后一行人便到宾馆住下休息。
休息一夜养好了精神,第二天参加苏瓷和连跃的婚礼。
乡下人来到大城里,参加这样模式的婚礼,多少都有点拘谨,但总归开心和感动更多一些。
婚礼这一天的喜庆和热闹是属于连跃和苏瓷的,也是属于在场每一个人的。
端杯换盏之间,苏华荣还抹了眼泪——又一个闺女出嫁了,心里总归还是有许多不舍。
晚上婚礼结束以后,一家人回到宾馆休息,感慨良多。
而苏瓷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庭,她和连跃回去他们贴满了红窗花的新房子。
兄弟姐妹之间的距离慢慢拉开,大概就是从各自结婚开始的。
每个人都长大成了家,从大家庭里脱离出来,有了各自的小家,有了各自下半生同行的人,随后每个人也都开始为了自己的小家奔忙,连相聚都成了短暂而难得的事情。
每次相聚结束的时候,在热闹的余韵里,彼此之间笑着挥手说再见,随后转身回到自己的小世界,沿着自己脚下的轨道,去走属于自己的路。
第153章
平城一别,每个人回到自己的世界,都继续在自己的生活里奔忙。
叶安国、叶安军、叶苏英、叶苏梅早成家,日子看起来日复一日没有变化,却又日日变好。
叶安家在次年夏天参加高考,他成绩好心态也好,自然考得非常顺利,成功考来平城读大学,实现来平城陪苏瓷的诺言,让苏瓷在平城多一个亲人陪伴。
踏踏实实读完大学四年后,叶安家又以优异的表现争取到留在平城工作的机会,后来因为工作表现突出,也顺利分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交一个乖巧可爱的女朋友。
他在平城安家,兄弟姐妹几个人里,平时自然和苏瓷走动最多。
叶老二和苏华荣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但苏瓷和叶安家每年都会接他们过来住上一些日子。
叶苏红和叶安慧一直在搞她们的服装生意,从八六年开始,两个人就在县城里陆续开不少家店铺,赚得盆满钵满。八九年的时候,两人也在县城买各自的房子。
也是同一年,丰谷县的小学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招娣在六年级开学之前,独自一个人跑去县城,可怜巴巴地找到叶安慧,哭着说她爸妈不准她再上学。
叶安慧气得当场就骑车载招娣回家,不管不顾把叶安明和汪玉姗痛骂一通,说他俩就是窝囊废,招娣几个当他俩的女儿,也是倒八辈子的血霉,其后自己掏钱让招娣上学。
八五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打工潮渐起。
乡下许多人一个看一个,眼红别人出去打工挣钱,于是一窝蜂都开始外出务工。到南方打工挣钱,回来便是买砖买瓦盖房子,供孩子上学,再富裕些就再给家里买一台黑白电视。
而就在村子里各家陆续盖起瓦房,慢慢致富的时候,叶老大家却越过越穷。
叶安明起先也跟趟出去打工,但因为在供销社养出气性,他根本受不别人半点脸色,每次出去找一份工,干不到半个月就干不下去。换无数个工,最后都是一个结
果。
在外面打工挣不到钱,就留在家里种地。可种地一年才能有多少收入,况且家里孩子生得又多,有九张嘴巴等着吃饭,真是穷得连买酱油的钱都没有。
汪玉姗眼红别人家日子越来越好,自然唠叨叶安明。
叶安明被她唠叨烦,只好又出去找事情做。
找来找去找到窑厂去搬砖,每天起早贪黑累得跟孙子一样,依然赚不到多少钱。
挣的钱少,勉强度日,家里的土坯房自然换不瓦房,凑合过日子不饿死罢。
而全家凑合谁,也没有凑合那个超生被罚款的小五子,他一直都是家里的小祖宗。
小五子慢慢长大后,脾气并不好,性情也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