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上明珠(2)

明五姑娘自她出生的那一刻起,身份就颇为尴尬。

宣德侯不承认她,她没有父亲。

宣德侯钟爱的是江浩歌,他亲呢称为湄湄的小姑娘。

原书的明五姑娘一直渴望拥有父亲有的关爱,一直渴望能得到父亲的承认,她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宣德侯府大小姐。但世人承认的宣德侯府大小姐,是江浩歌。

明五姑娘嫉妒江浩歌,京城之中,人尽皆知。

七岁这年,明五姑娘和江浩歌同时进入滋兰书院读书,明五姑娘处处针对江浩歌,弄的老师、同窗都极为厌烦。

匪夷所思的是,明五姑娘一个年方七岁的小姑娘,居然因妒生恨,痛下杀手,把“江浩歌”推到池水里,致人死亡。

不幸身故的这位“江浩歌”当然不是真的江浩歌,而是宣德侯府的一位远亲,顺天府治中靳升的女儿,靳筱莹。

靳筱莹当天不慎打翻茶杯,弄湿衣裙,江浩歌带有备用的衣服,便借给了靳筱莹。

江浩歌借给靳筱莹的衣裙,和她自己身上穿的一模一样,都是浅绿地绣白莲花宫锦衫子,和淡黄色贡缎长裙。

这身衣服精致讲究,淡雅宜人。

靳筱莹溺水而亡之时,身上穿的正是这身美丽衣衫。

“肯定是明五嫉妒江大小姐,误以为筱莹就是江大小姐,才把筱莹推下水的!”不知是谁率先叫出声。

“一定是这样!”因为明五姑娘一直针对江浩歌,同窗们没人怀疑这种说法。

明五姑娘就这样被同窗们指认为害死靳筱莹的凶手,群情激奋,要求明五姑娘偿命。

“杀人偿命!”

“血债血偿!”

“明五,你如果还有一点良心,就跳下去陪筱莹!”

“跳啊,快跳啊!”

七岁的小姑娘,被千夫所指,百口莫辩。

明五姑娘哭着跳了湖。

……

明探微胸中涌出愤怒、不甘、委屈等种种情绪,呼吸困难,腰痛肚胀,浑身难受。

明探微意识到:这情绪是原主的,是那个七岁小姑娘的。

原书没有写明推靳筱莹入水致其死亡的真正凶手是谁,但明探微知道,不是明五姑娘。

因为,原主的情绪是愤怒委屈,而不是心虚躲闪。

明探微心中怜悯。

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儿被误解、被冤枉、被逼投湖,好可怜。

明探微自己就算在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被人冤枉了,也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严重的时候,会气得浑身发抖;为自己辩解的时候,会带哭音。

成年人还这样呢,更何况一个孩子?更何况一个父母和离、父亲不承认只能随母亲姓的孩子?

姓,对于古人的意义,不言而喻。

二十一世纪的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我国最初制定这法律的时候,多一个“也”字:“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后来考虑到多了这个“也”字会令人觉得父姓优于母姓,就把“也”字去掉了。也就是说,父母平等享有冠姓权。

对于古人来讲却不是这样的。古人除非入赘,否则一律随父姓。

父亲不承认、只能随母亲姓,是受世人歧视的。明五姑娘因此受到许多冷嘲热讽。

一个年方七岁的小女孩儿,哪受得了这些?

明探微对无辜死去的原主,满是同情。

是的,在原书中,明五姑娘死了。

明五姑娘算是死于宣德侯之手。

她被逼跳湖,可以被闻讯赶来的哥哥姐姐们救上来;宣德侯对她冷言冷语,却可以杀死她。

明五姑娘被救上岸之后,暂时在湖边小屋休息。

宣德侯江博儒陪同苦主靳治中前来兴师问罪,小姑娘听到了江博儒冷酷无情的话语,萌生死志。

趁人不备,明五姑娘又一次跳了湖。

这一次,没有救回来。

只有七岁的小姑娘,是该有多绝望,才会在跳湖被救之后,又一次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

溺水,是很恐怖的经历。正常来说,经历过一次,不会选择第二次。

明探微前世就是溺水而亡的,曾经的痛苦无助惊恐万分,不堪回首。

明探微之后再靠近水,一定会很谨慎很谨慎。

明五姑娘却选择了第二次投湖,结束她幼小稚弱的生命。

宣德侯江博儒的无情,如同一把利剑,把一个七岁孩子稚嫩单纯的心,扎得鲜血淋漓。

孩子伤透了心,活不下去了。

宣德侯江博儒,在一个弱小的孩子面前,做到了“中士杀人用舌端”。

……

“微儿,你感觉怎样了?”

“微儿,你没事吧?”

明探微才换好衣裳,守在外面的五位哥哥就不放心的进来了。

春温一笑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