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172)
而宫城外的各家酒楼瓦舍,亦以五色结彩,悬挂各种奇巧华灯,照得满城通明,而那些在街市上游行表演的舞队,伴着嘹亮的清音,笙簧琴瑟,于城中婉转回旋,缭绕不绝,让人当真犹如身处仙境一般。
这般繁华盛世,人人喜着华衣美服,纷纷走出家门,呼朋喝友,同行一乐。
站在城楼上的赵昚看着脚下街市中,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比肩接踵,沿街嬉戏玩耍,笑声不绝,心中愈发生出无限豪情,当即对身边人说道:“朕受命于天,得诸君庇佑,虽登大宝,亦不敢忘本。来日定当挥师北上,复我故土,救万民于水火,令天下臣民,都能如临安百姓这般,共享繁华,平安喜乐。”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臣等必万死不辞,追随陛下光复故土!”
张浚等随侍的大臣闻言,无不热泪盈眶,跟着跪拜于地,山呼万岁。
宣德楼下的百姓们也看到了城楼上的皇帝一行人,跟着跪拜下来,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辛弃疾和陆游、霍千钧等人原本正在丰乐楼中饮酒作乐,忽然听得外面喧哗之声,也跟着从窗口朝外张望,看到满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都不禁心生感慨,诗兴大发。
“只可惜,方元泽赶不回来啊——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一边喝着酒,一边即兴作词,陆游也着人拿来笔墨,挥毫作诗。
霍千钧却忍不住一拍桌案,怒道:“活该!枉我当他是兄弟,他居然撇下我带着阿璃自己跑了——等他回来,要是被我逮到,我非得——”
正说话间,辛弃疾忽地指着楼下被堵在街口的一辆马车,惊呼一声,“你们快看,那马车上的人——是不是他!”
“是谁?”哪怕不知道他说得是谁,可隐约有些许期盼和猜测,霍千钧整个人几乎扑到了窗口去,正好看到那辆马车上挂着的灯笼被人撞到,摇曳不定,从车窗口有人伸出手来,扶住灯笼。
灯火半明半暗间,照在那人脸上,只见那人星眸生辉,唇角含笑,在灯火的映照下,这一时间,那人眼角眉梢的风采,只一眼,便足以令人目眩神迷,便是最巧的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其万一。
真的是“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1)
作者有话要说:霍小九:(咬牙切齿)等那混蛋回来,我非得——
方博士:(斜乜)非怎样?
霍小九:(飞扑)跪求绑定!不要再丢下我啦啦啦啦!
注1 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七十一章 成败在我
“你还知道回来呵?”
赵昚看着还有脸笑的方靖远, 要不是为了保持身为人君的气度,差点就想扑上去掐住他的脖子,问问这厮玩死遁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别人的心情。
然而他没问, 因为他知道, 答案绝对是没有的。
这货就没有心。
还有脸没心没肺地朝他笑得一脸云淡风轻, 根本不知道当时别人是如何为他担心着急上火得差点都想砍人了。
“陛下!微臣知错了!”方靖远笑眯眯地凑到他面前, 拱手赔礼, “让陛下担心了, 是微臣的错,然而微臣此去燕京, 收获良多, 不知陛下愿听否?”
“说!”赵昚狠狠地瞪着他, “要是没用的废话, 看朕怎么收拾你!”
“好吧,说起来还真是巧, 臣这次出去,遇到了两国皇帝, 还见了一个真公主和一个假公主……”
方靖远两句话就把人胃口吊了起来,赵昚哪里还顾得上生气追究责任, 见他一停顿就立刻开始催更,“两国皇帝?都是谁?还有真假公主?快说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啊,陛下就得慢慢听微臣道来……”托章玉郎的福, 方靖远也学会了讲故事留钩子,勾得不光是赵昚,连皇后和太子, 以及偷偷藏在帷帐后的内侍太监和门口竖起耳朵的御前侍卫们,都听得入了迷。
听方靖远说自己用药材染黄了脸色,还剃了眉毛眯起眼扮丑时,赵昚看了他一眼,见他故意眯着眼做怪相,轻哼了一声,心想,还算你聪明,否则那完颜抠怎么可能放你回来?
皇后却十分不解的是,“这女儿家扮成男装倒是常见,话本里也有提起过,可那瀛洲少年,为何要扮成女子?”
方靖远笑着说道:“这就是微臣方才说的,真假公主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