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三支一扶(73)
纪得安把这条记在心里。
还有一个,支教,纪得安想到如今大庆人才短缺的现实就十分头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年智则国智,只有让孩子们读书识字,一个国家才会有希望,但是,到哪找学习是为了当老师而不是做官的学生呢?如今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奔着考科举去的,会心甘情愿地读几年书出来只为了到乡下教书吗?
纪得安揉揉眉头,有些头疼,如今的读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支教这种基本上无利可图的东西,行得通吗?
越想越头疼,纪得安撂下笔,决定暂时不想了。
天已经黑了,他也写了满满几页纸,起身喊人“给我准备晚饭”
“先生稍等”门外候着的小厮回道。
不一会儿,饭菜就端上来了。
还是那位吴管事带着人过来:“先生慢用,明天会安排人带先生去您之前想去的地方”
可能是因为屋子里人多,吴管事并没有直言,纪得安用了一下午脑子,这会儿已经迟钝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哦,好,我知道了”
正好,他暂时也没想到什么办法,先去看看场地,说不定能有所启发。
第二天,谢璟安排的人到了,居然是个熟人,纪得安看着马车边上站着的人,打了招呼:“冯侍卫好,这次又要辛苦您了”
“不辛苦,纪先生上车,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城郊,离这里有些远,先生若是路上有什么不适,记得和之前一样喊在下。”冯进一本正经。
纪得安拍了拍脸,没好气道:“行了,冯侍卫,我不会委屈我自己的”
等着吧,水泥马上就出来了,到时候他就不用再走这么颠簸的路了。
纪得安直接扶着车架,爬上了马车。
冯进收起一旁被无视的凳子,也直接跃坐在驾车的位置:“先生,我们出发了”
说是京郊,还真的越走越荒凉,纪得安掀开帘子,看着马车外的风景,这也太偏了吧?感觉都要离开京城十里地了。
“吁~”
马车停了下来,纪得安这次忍着颠簸,一路上都没挪位置,此时跳下马车都有些不利索。
“先生,跟我来”冯进把马车拴在树林边上,带着纪得安往里走。
“那么偏的吗?”纪得安跟在冯进后面,从树林中穿行。
“抱歉,纪先生,为了赶时间,我带您抄近路”之前载过这位纪先生,冯进太清楚这位纪先生坐马车的情况了。
“行吧”大概花了不到十分钟,纪得安跟着冯进穿过了这片树林。
“嚯,这么大的场地!”看着眼前超大的院址,纪得安振奋起来,这得有一千亩地大小了吧,赶上他在现代上的大学校园的四分之一了。
但是他们学校有二十多个学院,平摊下来,每个学院的占地面积并不多,而眼前的这片土地,只打算建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
纪得安跟着冯进进了还在施工中的现场。
“先生,殿下说了,您随便逛,哪里建造的不满意,你就提出来,我们改”冯进交代了主子的意思。
“前面这是在干什么?”纪得安看着前面熟悉的搅拌动作。
“咳,这是殿下今天刚吩咐的,在建这些房子的同时,摸清楚他送来的水泥一物的使用配比。”其余的,冯进也不清楚,不归他管。
纪得安看着地上干巴巴的沙灰混合物,这就是实验成果?怎么舍不得加水呢?
“往里面加点水试试”纪得安吩咐。
一旁翻拌沙灰的汉子求饶:“大人,您就饶了小的吧,这东西金贵,万一浪费了,我赔不起啊”
“不用你赔,你就加吧,失败了记在我头上”纪得安依旧坚持,水泥水泥,不加水能发挥作用吗?
“再加点”纪得安夺过水瓢,哗哗盛了好几瓢,通通倒进搬好的沙灰里。
“大人”汉子又想制止。
“你翻吧,把这些翻拌均匀”纪得安不理会汉子的制止。
汉子只能依言照做。
“大人,这拌好的东西软烂成这样,肯定浪费了呀”汉子看着地上自由滑落的沙灰发愁。
“再等等,你去搬几块砖来,把这拌好的泥抹到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里”纪得安接着吩咐。
汉子吭哧吭哧搬过来两大摞砖,按照纪得安的要求堆砌起来。
“砌好之后放这别动,看看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
“哎,好的”
“对了,你们之前为什么不给这泥沙加水?”纪得安纳闷,农村垒土房子还要把黄泥加水搅拌呢。
“这不是怕弄坏了这金贵东西,我们打算一点点地往上加,慢慢试来着”汉子低头砌着砖,回复纪得安。
得,看来没他帮忙这些人也能摸索出来,是他心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