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寡妇养娃日常(179)
药的效果好,服用还简单,价格还不贵,跟西药的昂贵根本不能比。
老百姓当然不是傻子,知道了疗效,当然会踊跃购买!
有人要问没病买药干什么?旁边的人就会有人告诉你,这年头谁家还没几个老人孩子?老人孩子身体最弱,受寒发热是常见的。
以往买药煎药,药效慢,孩子也不爱喝,如今这里有卖退热的药丸子,药效还这么好,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不是能救命的吗?
还有老人,年轻的时候劳累,老的时候可不是身体各处都痛,诊所的止痛丸,效果可好了。买回去也让家里的老人身体松快松快!
人说是药三分毒,你们不怕吃坏毛病啊?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买药时那药童都会跟你说好的,什么病什么症状能吃这药,什么病不能吃这药,还有可能的后遗症,都说好了,讲的可仔细了。”
“这么好!那我也买一些以防万一!”
于是<平安诊所>的名气,在这口口相传中逐渐传扬了出去。
陆萍萍制药都是在家里,主要是家里的地方既宽敞,制药工具又齐备,制药的时候自己家里什么东西别人也不会知道快。
李老大夫倒是好奇过这些陆萍萍制成的成品药。私底下也研究过,但也没研究出个什么来,最多只能辨认出里面大部分药材来。
里面药材的药性倒是和功效相符合,但药效为何这么好?就是李老大夫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了。
古往今来,也有很多把药材制成药丸子来卖的方子。但最终的成品始终不如制成汤剂来的效果好。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大夫们开药大多是开汤剂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的原因就是制作的药丸子价格是汤剂的几倍。
试问,既没有汤剂效果好,价格还贵,人们自然不会选择买药丸子了。所以成品药买的少,制作的也少。
但陆萍萍制作的这些药偏偏与以往的成品药不同,效果不仅比汤剂还要好,最主要的是价格也不贵。
李老大夫好奇吗?自然是好奇的。但他也知道,这涉及到别人家的秘密。
他学了半辈子的医,自然知道他们这一行有很多不传之秘。尤其是那种世代行医的家族,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传的方子。
无一例外的都是要世代传下去,沿着血脉的传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所以虽然好奇,李老大夫也没有张开这个口去问。
再加上,从这些药品售卖的价格上,李老大夫就知道,自己这东家是个厚道良善的。
凭借这些药品的效果,李老大夫可以打包票,即使卖出五倍十倍的价钱都会有人捧场的。
但陆萍萍卖出的价格仅仅和普通的汤药差不多,此举大善!
陆萍萍并不知道李老大夫心中的这些所思所想,她也没有想太多。
不管什么年代,看病难,看病贵都是穷人心中的痛!民国这时候尤甚。
不管别人如何,她自己只管问心无愧即可。
第86章 找到
日子步上了正轨, 虽然前线抗战打的激烈,但如今的重庆算不得多重要的城市,倒也没多乱。
只不过像是药材和粮食的价格都上涨了不少。特别是药材, 自从战争打起,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药材的价格就翻了一倍不止。
可以想象到,倘若再过些时日, 全面抗战进行起来,药材的价格还要上涨不少。
特别是抗战前期, 国军且战且败, 逐渐丢失大部分国土。到时候面对敌国的经济路线封锁, 药材甚至可能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想到这些, 陆萍萍赶紧让江管家联系老胡和其他药材商贩看能不能多购买些药材囤着以防万一。
万幸江管家得到的消息是好的,现如今药材想买还是能买的到的, 只不过价格贵了些。
陆萍萍让江管家只管买,不管多少都吃得下,这些药材总不会烂在手里的。
江管家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 从打理这么多产业丝毫没有出乱,反而每年的效益越发增加就知道他是精明的人。
想到前线的战争, 和越发上涨的药材价格, 不用陆萍萍多说他就明白了。
“夫人, 要不要多买些粮食?我观近一月来粮食价格也上涨不少, 虽不及药材上涨的多, 但也比往年涨的多。如今, 不如也多买点粮食, 以防万一。”江管家看着陆萍萍道。
听到江管家提到粮食,陆萍萍也突然想起来了。
近来一直忙着诊所的事,所以下意识的只考虑到药材的问题, 倒是忽略了粮食。
等重庆成为陪都,到时候势必会有大量的难民涌入。住房,粮食都会成为一时半会难以解决的难题。
自己这时候多买些粮食,到时候无论是低价售卖还是捐出也能稍微起点作用,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