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子爷飙戏日常(64)
然而倒叫柳素好生吃了一惊,她素来知道景欢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但他何时对自己这么上心过了?这事猫腻得很呀!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正思考着呢,槐娘府上的管家刘伯便匆匆往里来,满面的忧色,忧中还带些咬牙切齿,柳素不禁问:“刘伯这是怎么了呀,出了什么事了?”
刘伯看了一眼槐娘的眼色,将头埋下去,只道:“就是门口来了几个乞丐,闹着不肯走,我想问问小姐怎么处置。”
景欢但笑不语,柳素懵懂地点了点头,倒是槐娘,似乎同刘伯一样的咬牙切齿,冷声道:“还要怎么处理,同上回一样,打发走!免得碍眼!”
待刘伯走后,柳素才小心翼翼地问她:“怎么槐娘,你家中经常来乞丐吗?”
槐娘冷笑了一下,戳了记筷子,忿忿道:“可不是么,这帮遭天谴的,成天净想着打别人家的秋风。”她似乎是不太想提起这个话题,很快便就终究了,与柳素道:“咱们别说这些下作东西了,吃菜吧。今日你不给我面子,也得给大人面子啊。”
景欢端起酒杯,挑眉看着柳素,也不知是否故意,冲她敬了一下:“柳姑娘海量,在下先干为敬!”
他这是刻意嘲笑她昨日醉酒!
第31章 妙啊 她把目光投向景欢
虞家是商户起家, 所以宅子便买在市集不远处,方便虞槐娘每日去市集上的自家商铺查账,虽然虞家只是商贾人家, 但是家大业大, 槐娘自个儿也算得上是腰缠万贯的沧夷一富,是以家里的仆从还是挺多的, 比方说府上有管家,厨房的厨子、帮手、婆子,扫洒的婢仆、小厮、看门的家丁,零零散散加起来总也有三十来号人。
其实原先还要更多一些, 但是自新朝安定下来之后,二殿下与大理寺少卿合定颁布了《岳律》,其上对商贾多有苛刻要求,比如出行不得坐四乘马车, 不得坐八人轿子等等, 自然家中婢仆也是不宜过多的。
槐娘倒是无所怨言,那些家仆都是母亲在世时采买来的, 原先伺候父亲母亲还有她,只是现下父亲母亲都去了, 家中只剩下她一人,槐娘一人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婢仆。
何况人多了太热闹,反而有失清净, 倒不如顺从官府, 将其都遣散。
虞家百年世家,宗祠坐落在丰阳老家,虞家主枝自槐娘太爷爷那一辈迁到了沧夷,伺候便世代扎根在此了。
槐娘的母亲沈听蓉是长安人士, 原是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因虞老爷年轻时随商队路过长安,对坐在轿中的沈听蓉惊鸿一瞥,便时常萦挂于心,其后第二年便央求自家父亲到长安提亲。
槐娘小时候随着母亲在长安住过一段时日,沈听蓉和柳夫人是出阁前的手帕交,是以常常带着槐娘与柳素一起玩耍,一来二去,两个姐妹便深感相投,打小就比旁人要更亲密些。
晌午主人家吃饭歇息,厨房的婆子们得了空便少不得闲话。
沈婆子唤来角落里的阿黄,将手里的肉骨头抛给它,顺道摸了摸阿黄的狗头:“亏了小姐人好,你我两个才能在沧夷安家立命,还顿顿有肉吃。”
虞家富庶,顿顿见荤腥,每日里也是山珍海味不重样的往上端,槐娘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许多,剩下的菜食总由厨房的这些婆子们分了,有的带回家去给丈夫孩子,有的就自己吃了。
不但饮食上较之其他家仆从要好上许多,槐娘对下人那也是没得说的,年节里必发慰问,仆从们得了好东西,自然也会对槐娘更加上心。
沈婆子不知想起了什么,忽地啐道:“这天杀的老不死,当年夫人老爷过世时没见他们殷勤问候,现如今槐娘小姐出息了,虞家的生意被救回来了,一个个便跟黄鼠狼似的,闻着味道就来了,左右没安什么好心!”
当年虞家老爷过世,家宅里统共就槐娘一个主事,那些叔叔们借故道远,不肯来帮忙料理,偌大一场丧事悉数由槐娘自个儿来料理,彼时她年纪尚轻,又骤然失了父亲这个顶梁柱,只觉得世界塌陷,生不如死。
倒是柳东河带着家人不远万里到长安奔丧,帮了槐娘许多的忙。
也是因了这层原因,槐娘才待柳素不同于常人,原本已是极好的姐妹,经了那事之后,更是当她一奶同胞的亲姐妹一般对待。
沈婆子骂骂咧咧:“当年不肯上门,如今倒有脸来了,要我说,小姐的这个三叔当真不是个东西,我看他那双眼,就知道他憋着坏呢!”
钱婆子扒拉着手里的白菜,叹道:“小姐也是存着气呢,然而终归是长辈亲戚,同老爷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小姐恐怕也拉不下多长时间的脸面,便要迎这位三老爷进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