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努力啦[快穿]+番外(129)
以往只有任务者和记录者,死后世界人员流动大,不易管理对接,常常有各种错漏现象存在。为了使得世界管理更加规范,主系统便四处抽调出合适的人手,在记录者和任务者之间再增加一环联系,方便对接,为建设死后世界添砖加瓦。
用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便是——可以将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出版社,志愿者是出版社名下的作者,任务问询官便是负责对接作者的责任编辑。
但不是每一个来到死后世界的人都愿意接受委托执行任务,强扭的瓜毕竟不甜,主系统经过大调整,最终自愿原则分配任务,以往‘任务者’的称呼也正式更名为‘志愿者’。
颜永宁是最早一批成为问询官的任务者,代号是s,但是他的情况却跟其他问询官很不一样,他没有做过任务,从他对死后世界有记忆的第一天,他就被任命为s号问询官。身为字母打头的问询官,不仅要负责跟手底下的志愿者对接,还要管理后来新加入他小组的同事。
随着过往记忆回笼,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也滑入他的脑海中,他作为组长,引导新加入的同伴宣读誓词是每年一次的必备环节。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他对那段不足一百字的誓言倒背如流,也开始对日复一日的工作逐渐麻木。
颜永宁盯着窗外的景色,窗外辉煌的灯火已经渐渐黯淡,逐渐沉向一片荒芜。他的灵魂已然脱离□□,无形之中有一股力量一直在拖拽着他往下坠落。虽然这种感觉令人十分不适,但颜永宁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调节的方式。
他感受着灵魂穿越过空间屏障的尖锐痛感,一遍又一遍地回想起当初宣誓的誓词。
【我宣誓,我将用最公平、诚挚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名志愿者。
我将竭尽所能,积极指引每一名志愿者完成任务,克服障碍。
我将不惧困难,配合团队,将生命的温度播散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宣誓。】
在就任流程的最后,所有宣誓过的问询官都会在总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即时生效,过往的记忆会随着过去身份的终结而消失,随之迎来的是崭新身份的开始。
任务世界的管理者一直认为,文字纸张远比电子库的数据传输记录更具有仪式感与力量,从而每此安排重大决策内容或公告时,除了电子邮箱里的那一份,还会下发一份纸质书面文件。
电子版仅作为记录,纸质版才真正生成效力。
这个习惯一直强制沿用了许多年,直到一位志愿者胆大包天当众撕毁文书,管理员不得不更改规则,电子版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
颜永宁当时听到这个八卦的时候正准备在接引一名新加入的志愿者,身为一名合格的问询官,他必须得表现得沉着大方,所以尽管他内心偷偷憋着笑,但面上还是一副成熟稳重的淡定模样。
他憋得真的很辛苦。
但是当他把手上这名志愿者送走,准备迎接下一位的时候,他就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接待的下一位,就是刚刚从主系统办理了转组手续,从C号问询官手下转过来的,传闻中以一己之力使得沿用多年的规则改变的志愿者。
在这次见面前,他没见过对方,只知道对方身上有很多标签,什么桀骜不驯、随性所欲、傲慢无礼....太多了一时说不清,数起来就像是buff叠叠乐,从主系统管理层那边的反应来看,这buff叠得杀伤力还不小。
综上形容,或许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
但真的面对面遇见了,颜永宁倒觉得是传闻太夸张。这位志愿者整个人看起来态度明明还不错,温和的笑容对得起他样貌给人的第一感觉,坐姿也相当端正,就是总盯着他看,让他有点不习惯。
他还是按照自己熟悉的步骤去走流程,开口第一句问:“名字是什么?”其实这一句是废话,毕竟资料表上都显示得清清楚楚,但他还是会习惯性地去问,毕竟对待不必要回答的态度能够一定程度反应出对方的性格。
既然对方以后都交由他来负责,尽管问询官和志愿者交集不会特别多,但他仍是希望能与对方建立起信任,为双方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颜永宁设想过对方的态度,接受或拒绝,平和或烦躁,这些他都有应对的方式,但对方却不按常规的套路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