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从此男主改拿绿茶剧本+番外(637)

出了皇宫,以裴凉为首的地震防控集团就运转开来了。

也是托这些天她在朝堂上明目张胆排除异己的福,凉王的施令很管用。

朝堂大部分人或是她的党羽,或是在这时机选择明哲保身的,都不敢触她霉头。

再加上圣意的配合,中间倒是没有遇到什么阻挠——

还是有的,被裴凉一刀把脑袋削了,之后便是连出工不出力的人都不敢了。

危急时刻,裴凉不会允许有这等试探行为存在。

一旦试探出她的决心有水分,那么下面干活的人即便是某几个环节松散,付出的也可能是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代价。

整个近京范围在各部人手快马加鞭的通知下,都收到了消息,并按照凉王临时制定的方法开始避难。

农村人口稀疏还好,一整天的时间足够人转移财物和粮食,京城内就稍显杂乱了。

裴凉征用了不少合适的场地作为避难所,又让军队组织秩序,倒也算是忙中有序。

古代老百姓倒也好配合,一般人只要管饭,就不会抱怨什么。

等到了第二天午时,果真鼠窜狗吠,地动山摇,此次地震威力不算大,但避难的百姓估摸了一下自家的房子,那怕还是撑不住的。

心疼之余自然还是劫后余生的念头占了上风,等地震结束之后,整个京城风声鹤唳的气氛才放松了下来。

人们走出避难之地,果真外面略显混乱,然后紧接着凉王又下旨统计损失,安置失去房子的人口,组织修缮事宜,以及预防疫情的发生。

这场地震的余震并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让整个抗震事宜组织相对轻松。

满京如今倒是不缺劳力,在有序的组织下,很快震后的修复工作就进入了正轨。

这也是朝中大臣和京中百姓头一次见识到凉王殿下强大的办事能力。

或许普通老百姓不清楚,但官场的老油条却一眼能看出门道。

凉王以往也身居要职,但她本身下面就有从小追随的党羽,很多情况下皇帝派的活儿,下面人自然会办好,她就等着坐收功劳就行了。

也不能说凉王没有手腕,但多是在于官场算计,经营党羽,摄取利益。

干这等吃力不讨好的实事,还是头一次见。

以往凉王在官员们眼里,也是有不食肉糜的毛病的,也就是能自由进出皇宫,比皇太女的见识多点的差别。

可这次凉王一旦认真,其策略远见组织能力,以及应对灵活算无遗漏的本事,就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了。

朝中官员也不全是尸位素餐的,不少人为官之初,也是抱有为国为民的大义。

以往只觉得凉王荒淫暴戾,若是为帝,怕不是为民着想的明主。

但如今看来,先前的判断居然有误。

不管主观上如何,凉王本身是绝对具有一个优秀帝王的才能的。

京中百姓还是头一次在这等规模的地震灾害中损失轻微的,之后的几天都颇有些不敢置信。

京中虽不是地震常发地带,可哪次天灾有这般轻松的?

有那房屋损失的,甚至朝廷还会出钱帮忙修缮,莫说人命了,财产损失也微乎其微。

整个抗震过程是谁在主理,这一点并不是秘密。

因此一夜间凉王的威信更是大涨,本就深得满京男子追捧的凉王,一时间更是声势浩大起来。

而朝廷这边,虽然最近各个部门忙得连轴转,但在有效预防的情况下,损失自然压缩到了极致。

大头的支出便是安置和震后修缮成本而已,但安置地是现成或者征用的,粮食等物在凉王夫的牵头下,不少贵族富户慷慨解囊,基本可以抵平开销。

修缮的房屋需要加固材料,但因地震防治及时,不少入京的各地富商避免了损失,一则为表感谢,二则也是出头在凉王面前露脸。

有南方的商行便组织捐赠了大批木材,解了京中的燃眉之急。

出钱的自然得荣誉表彰,裴凉也不含糊,这次的抗震也算是人力战胜天灾的一次举措了,自然够大吹特吹。

便干脆命人造了一座纪念碑,让女帝亲笔提了字,捐赠的人都榜上有名,算是皆大欢喜。

不过到了后面,原本清名的风向便开始有了些变化了。

不知道哪天开始,市面上就传出流言,说是这地震本就因凉王而起。

当初先落山的神旨中,原本就警告世人,这戾主不除便为祸苍生,如今凉王所为,本就是收拾自己的烂摊子罢了。

诸如此类的流言,一夜之间便散布满京,试图抹消凉王的抗震功劳。

虽然这个说法刚刚冒头的时候,遭到了绝大部分人的唾弃,但世上永远不差心思阴暗之人。

银发死鱼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