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娇(73)
“阿娘和祖母先走,先去乡下的庄子上避难,我再等上几月,若是……若是还等不回阿爹和阿兄,便卖了宅子和铺面,再去庄子上同阿娘和祖母相聚。”李姬提起父兄,心中依旧残存着期待,盼望着他们能够在城破之日前归来。
赵勾听得李姬如此安排,又哪里还有置喙的道理,当下便点头应道:“好,阿娘全听姬姐儿的。”
当日,李姬便送走了母亲和外祖母,她原是准备把桃红一道送去庄子上的,可是桃红如何都不答应,说是要和她一起等家主和公子回来,若是最后的时日,还是等不到,便同着李姬一道去乡下庄子避难。
李姬见桃红心意已决,便没有再劝说,同意了她和自己一起等着。
果然。
战事如同李姬所料想的一般,冬日来临后,那天险要害的江河结了冰,北方的虎狼之师趁机一举渡江而来。
南非的洪荒国虽也派出大军破冰,可到底不如北方虎狼之师勇猛迅速。
且在战事最紧要的关头,洪荒国人人信奉的国师月谷子,却是驾鹤西去了。
国师薨的消息传出后,京都一片哀嚎。
圣君更是悲痛不已,命举国上下,追悼三日,以祭国师在天之灵。
李姬虽然从未见过那善于谋划的国师月谷子,可当年在稷下学宫求学的时候,也偶尔听大儒说起过这月谷子,听闻此人集兵家法家道家之所长,统帅全国,使洪荒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可谓造福黎明。
后来逃难来到洪荒京都,见到京都富庶繁华,百姓安居乐业,确实如同大儒所说,那国师当真是个治国的贤才。
如今,北方虎狼之师来犯,最是紧要的关头,而这国师西去,无疑是对举国上下,最沉重的打击。
李姬忽而想到,曾经父亲李莽说过,若是有朝一日,有能君可以问鼎天下,统一九州,却也是停止战乱最好的办法。
北方出了个有勇有谋,有九五至尊面相的帝君,南方薨了个有治国之才,安.邦定民的国师。
或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了吧。
洪荒宫中。
朝堂之上。
国师薨后,朝中的大臣惊慌一片。
更有甚者,向国君韩衡上奏,提到用金银绢帛,以及美人和奴隶,送去敌军求和。
国君韩衡听后,气恼不已,当下就退朝而去。
可他虽然退了朝,那奏请求和的奏章却像雪花片一般,纷至沓来。
短短三日的时间。
议政厅的桌面上,那请求议和的奏章就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韩衡拿起奏章,劈头盖脸朝下面跪着的九个卿大夫砸了过去,怒声骂道:“万没想到,寡人的朝堂之上,却皆是尔等贪生怕死之徒!国师前脚刚仙逝,尔等后脚就奏请议和,且这议和的奏章里,不是割地赔款,就是送奴送婢!尔等……到底都是寡人的好爱卿啊?”
卿大夫被国君骂的灰头土脸,皆是低着头不敢置喙。
唯有一个卿大夫,此刻直起身子,上前同国君谏言:“微臣冒死一言。圣君该知,如今那星辰的虎狼之师,已经渡过了天险,也许下月初,也许下月中旬,最晚下月下旬,便要大军压境了! 若是两国开战,我军以目前的军力,必输无疑,若是求和,或能苟且一段时日。”
“依卿的意思,是要寡人为了一时之苟且,割地赔款,卑微议和?”韩衡骂道。
第39章 039
“扶苏被灭,其太子得以逃脱,尚在民间成立复国军,虽是苟延残喘,可也为日后复国,谋得一线生机。若是圣君能忍一时之苟且,求得几年的时机,或许有望扭转乾坤。”卿大夫道。
韩衡听罢,扶住额头,对朝下的卿大夫甩袖说道:“尔等先行退下,令寡人好好琢磨一番,再做定夺。”
卿大夫们皆是听出了圣君言语中有转圜的余地,这才弓着身子,齐齐退出。
十余天后。
如朝中卿大夫所料,星辰国的虎狼之师踏冰而来,此刻十万的虎狼之师距离京都咸城,已是不足百里的路程了。
可出人意料的是,那星辰的虎狼之师却没有立马攻城,而是在城外百里地安营扎寨。
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而国君韩衡,在最终权衡利弊之后,终于答应了卿大夫们议和的提议。
冬日的酉时,外头已是擦黑一片。
宫中的烛光成片成片的亮起,不消片刻,已经是灯火通明。
接到传召的齐娇,此刻随着宫女的引领,朝着公主所居住的长乐殿走去。
齐娇走至长乐殿门口,宫女抬手撩开厚重的帷帘,那宫殿内温热的暖流铺面而来。
齐娇抬腿踏入殿内,宫女放下厚重帷帘,与此同时,也把殿外的寒风冷雪,统统隔绝在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