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嫣翻个白眼。
王熙却瞥见了她手上的药:“这是何物?”
“蔡太医给的。”虞嫣道。
王熙讶然:“你病了?”
“没有。他说见我气色差,就把这个给了我。”
王熙露出了然之色:“既然如此,你可要照他说的及时服用。”
“为什么?”
“蔡太医不但精通药理,还是妇科圣手。”王熙道,“莫说宫中的妃嫔,就连宫外的贵妇,得了病也喜欢花重金求他看一看。”
“是么?”虞嫣觉得新鲜,“她们一般请他看什么?”
“多了。什么月经不调啦,产后不适啦,相思郁结啦,房事不遂啦……”
虞嫣:“……”
见她转身走开,王熙不忘招呼道:“卫琅,快去给虞女史煎药!”
卫琅很是尽职尽责,随即跟着虞嫣走到屋里,笑嘻嘻地从他手中把药包拿走。
可没过多久,他又走了回来。
“姊姊,”他说,“药包里面有几张纸,似是一封信。”
信?
虞嫣讶然
,从卫琅手中接过来。
只见那是几张纸,折得方方正正,显然是特地留在药包里的。虞嫣展开看,发现这是从书上撕下来的书页,边缘残次不齐。
未几,上面的题目赫然映入眼中。
永晖樵问。
“永晖樵问?”卫琅看着,亦露出讶色,“这是文皇帝的?”
“文皇帝?”虞嫣心中一动,“你怎么知道?”
“上面写了。”卫琅指了指题目下的小字。
故文惠皇帝。
*
如卫琅所言,《永明樵问》正是文皇帝萧长懋所作。
据说成文的时候,他已经是万年,永明是当时的年号。而樵问,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的题材。
卫琅说,那时候天下安定,贵人们又捡起了晋时流行的清谈,樵问就是由记录清谈言论演化而来的。
文人们装清高,总喜欢营造一种避世隐居的气氛,于是,古代传说中那些因为与山中仙人谈话而一夜悟道的山中樵夫,便成了许多人的寄寓。
虽然他们肯定是不会真的去山里砍柴的。
樵问的格式,是先虚构一段大同小异的奇遇,砍柴人遇到了来路不明的老叟之类的,然后是长长的对话问答。
《永明樵问》也是如此。
不过,它写得十分晦涩,连卫琅看了,也一头雾水。
“这是何意?”他说,“蔡太医为何要姊姊看这个?”
虞嫣那些文字,虽然也看得很是头大,却已经察觉出几分门道来。
心头不由砰砰撞起来。
这上面,说的似乎是
施婧的事。
第339章 樵问(上)
这边的书都是手抄的,就算是小楷,字也挺大。
所以,占了几页纸的《永明樵问》,篇幅其实并不太长。
老套的樵夫遇仙情节只在开头两句交代了,而后,全然是正题。
樵夫问仙人,他思念的那个人在哪里?
仙人回答,她在水的那边。
樵夫又问,为什么世间会有别样的天下?
仙人回答,大道无形,自有千般变化。所谓别样,不过是凡人心为形役,不识其真相。古有灵池,池中有昆仑之玉,可使之通达桃源之境。穆天子观之,以为其不可现世,乃求问西王母,得辖约之法。令太史以昆仑之玉为司南。彼之穆天子,亦以此法而为,二司南共辖,阻塞其路,乃使灵池罔闻于世人。
“穆天子?”卫琅看着,诧异地笑了笑,道,“文皇帝这是写了个周穆王的故事?”
虞嫣却没说话。
灵池,桃源,玉司南。
心中暗暗吃惊,这文里的意思是……玉司南有两个?
蓦地,她想起了萧寰说的那幅文皇帝容像。
往下看,中间的大篇问对愈发玄乎,似乎是在探讨什么周易五气之类的学说,让虞嫣看得如坠云雾。
直到后面,才又有了新的发现。
樵夫问,既然世间还有他心驰神往的去处,那么他能不能抛下尘世,欣然而往?
看到这里,虞嫣忽然想到施婧在日记里写的话。
——“……我离开时,他问我,还会不会回来?我说也许会。他又问我,如果他
将自己的责任全都完成,卸下了身上的重担呢?”
仙人回答,人生于尘世,只要不曾超脱生死,便仍是尘世中人,遑论抛下?所谓那心驰神往之处,并非可让人忘尽忧愁,其引人之处,乃在于那是人妄想中的退路罢了。
可这凡尘中人,该如何断绝那心中的念想呢?
仙人道,既是心中念想,便只有自己的心才能克制。若论外力,唯将维系斩断。
樵夫又问斩断之法。
仙人道,异世同物,遇则毁灭。玉与灵池同生同毁,后路断绝,忧烦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