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热门的事,当然就是殿下和虞女史回来了。
“殿下真是挑了好日子,”一人道,“堪堪中秋回来,还带着女史。”
“那是自然。”另一人道,“谁不知道圣上最喜欢的就是殿下,盼孙儿也不知盼了多久。”
“也不知他们二人何时成婚,殿下若有了王妃和子嗣,应该就不会总待在朔方了?”
这话出来,众人相觑,皆讪讪然。
对于王府里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萧寰其实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存在。
广陵王府虽然在萧寰少年时即建好,但萧寰在里面待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年。而后,他为了对抗滕氏出走朔方,将王府里的人遣散,这王府一度寂寥无人。
而他们这些人,都是滕氏倒台之后,皇帝恢复广陵王府,让宫中的有司重新派遣进来的。
所以萧寰在他们的眼里,其实跟在外人眼里差不多,高高在上,远不可及。
虽然上次萧寰和虞嫣回来的时候,曾在王府住过一段时间,众人也对这位虞女史口服心服,但对于萧寰,他们仍恭敬仰慕,视若神祗。
如果萧寰能够在王府中长住,那当然是好事。他们这些做仆人的,最大的愿望就是遇到好主人。虞女史待人不错,而殿下听虞女史的,她若当了王妃,他们这些人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差。
正当众人就着各路传来的只言片语蛛丝马迹,添油加醋地揣测的时候,忽而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一阵动静,没多久,潘旭陪着两个人走进来,竟是萧寰和虞嫣。
他们吃惊不已,连忙起身行礼。
只听萧寰向庖长问起厨中的食材,包括面粉、莲子、枧水、鸭蛋之类的。
庖长虽错愕,但不敢敷衍,忙一一答来。
萧寰颔首,道:“将这些都取来,送到烤房。”
说罢,他和虞嫣朝烤房走去。
众人愣在当下,皆不可置信。
萧寰出现在庖厨里的事,没多久就像风一样传遍了王府上下。
仆人和婢女们闻讯而来,借着各种由头路过庖厨的院子门前,好奇地往里面张望,但碍着规矩,不敢入内。
虞嫣找来两块布当作围裙,分别系在自己和萧寰的身上。
那月饼,她前天晚上才做了,配方和做法都记得一清二楚。在她的指导下,萧寰将面和好,掺入枧水。
看着他在庖厨中忙碌的模样,庖长和一众庖人如同挨了晴天霹雳。
哪家王府也没有殿下亲自下厨,他们这些仆人反而站在一边看的道理,若被宫中的宫正知道,挨骂都是轻的。
再说了,主人亲自做菜,还要他们这些仆人做什么?殿下下厨,莫非是嫌他们饭食做得难吃?
想着这些,庖长很自觉背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几度要上前代劳,但萧寰都没有允许。
后来,大约是看他们干站在门口碍事,萧寰便吩咐他们去烧炉子,以及去准备豆沙莲蓉。众人如获重释,连忙应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跟众人比起来,虞嫣是最闲的那个。
她这里转转那里看看,一会指导萧寰和面,一会查看莲蓉豆沙做到了哪一步。
众人都是常年在庖厨做事的老手,很快就按照虞嫣说的,将材料都备齐。他们将东西送到之后,萧寰就让他们出去,而后与虞嫣两个人给豆沙和莲蓉调味。
这一步,虞嫣其实并不熟悉。
因为在她那边,这些都是现成的,不用自己来做。
萧寰将糖和油和入其中,调匀,然后让虞嫣尝味道。
虞嫣用指头挑起一点,放入口中尝了尝。
“如何?”萧寰问。
虞嫣点点头:“刚刚好,够甜了。”
萧寰看着她唇边残留的一点豆泥,忽而低头。
他的气息触在唇边,轻而湿热。
虞嫣愣了愣,还不等反应过来,他已经离开。风从门外吹来,她脸上散着热气,唇上微微的凉。
“确是够了。”萧寰道,说罢,若无其事地继续搅拌豆泥。
虞嫣瞪着他,啼笑皆非。
院子里传来李泰招呼的声音:“……莫看了莫看了,庖长,带你的人到院外歇着,此处不必多留人!”
如潘旭所言,王府中木工老秦的手艺不错。虞嫣之前在纸上画下,让潘旭交给他,没多久,模子就送了过来,做得又快又精细,字迹花纹都刻得清晰。
不过这种模子跟虞嫣在那边用的塑料模具不一样,将月饼放入其中压好之后,要倒扣拍出来,她试了几个,无奈都散了。
“你力道不曾把握好。”
正当她又将一只月饼放到模子里的时候,萧寰走过来,贴在她身后,将手按在她的手上。
“这般,压实些。”他低低道,气息拂过虞嫣的耳畔,痒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