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曹冲吃完锅子就开溜,压根没给曹丕叮嘱他别乱写的机会!
曹冲溜溜达达地回了住处,回想了一下王粲他们那些诗,只觉自己写不出来。他琢磨了一会,决定放弃写诗,改写议论文,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为中心给他爹泼起了冷水。
简单来说,就是人不能松懈,得意便猖狂那是反派干的事,咱不能这么干!刘备还没逮着,辽东还没全而收复,马超和张鲁正暗中联合,草原诸部还在暗中发育,统一大业只开了个头,怎么能现在就开始放心庆祝?还早得很呢!
曹冲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写得十分尽兴。
等写完自己重新看一遍,曹冲又叹了口气,把文章扔火炉里烧掉了。
想想他爹,五十好几了,打了胜仗还不给高兴高兴,是亲儿子该干的事吗?剩下这些人、这些地方固然要打,也不能全指着他爹去打,回头安排其他人去忙活就好。
他爹也得回来休养休养了!
曹冲坐在炕上琢磨了一会,还是没琢磨出适合的马屁诗来,最终放弃挣扎,喊上赵云骑马儿出城去。
赵云默不作声地跟着曹冲到了庄子那边。
周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精神看起来好多了,病根估计也拔出得差不多,看起来又有了初见时的风采。
曹冲两眼一亮,屁颠屁颠地邀请道:“公瑾,下雪了,我们一起去跑个温泉暖和暖和!”
周瑜应道:“也好。”
曹冲又把赵云也捎带上,顺便把赵统、周循、周胤几个大小孩子喊上。
好在汤池足够大,这么多人一起泡里而也不显拥挤。
曹冲很快坐到赵云和周瑜中间享受暖乎乎的温泉浴。
他左看看右看看,只觉自己快活赛神仙――
他,曹小冲,左边一个赵子龙,右边一个周公瑾!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第130章 【亲自去取】
入冬之后,曹操宴客饮酒的兴致少了许多。
江东的冬天并不好受,好在随行之人中有会盘炕的,好歹帮他盘了个炕,叫他夜里睡得舒坦些,会客也不至于冷飕飕。到了十月中旬,他陆续收到来自邺城、许都、洛阳的来信。
邺城那边的信自然是曹植写的,来得最早,写得也合曹操心意,曹操当场就分享给郭嘉等人。
郭嘉几人也知晓曹操最近心情好,没有给曹操泼冷水,纷纷跟着夸了几句。要论写诗作文,曹植确实没得说,同样是夸耀曹操的功绩,他就是能写得文采斐然,而且流露着对自家父亲浓浓的景仰与孺慕之情!
曹操心情好得很。
要知道人要会办事,也得会说话。古往今来那么多有名的人物,若是不配上足以名扬天下的诗文,真正能被人记住的又有几个?
屈原若不写《离骚》,又有多少人会去了解他的生平与作为?
司马迁若不写《史记》,又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个人?
所以,有了功绩就得夸,不仅自己动手夸,而且还得让别人也好好夸!
曹操对曹植这个儿子是十二分的满意,毕竟这世上会写诗的人挺多,写得好的却寥寥无几。
曹植的文才,随了他!
曹操高兴了几天,又有一批诗文从许都那边送来,都是许都僚属写来吹捧他的,每一首都写得朗朗上口,叫曹操十分满意。
洛阳离得最远,曹丕他们的书信最晚送来。
曹操拿到后先看了曹丕的,感觉写得还成,就是有曹植在前,总感觉少了点味道。
曹丕行事虽稳妥,却没多少过人长处,曹操哪怕已经按着继承人的模式来栽培他,心里还是不太得劲。
曹操对着几个儿子挑来拣去,最后不免想起身故的长子曹昂。
可惜了他们的子修,分明文武双全、稳重可靠,却去得那么早!
人年纪越大,就越容易回想从前的事。
曹操叹了口气,才打开最后一封信看了起来,这信是曹冲写的,还是和平时一样写得老长,大意是父亲一定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被江南美色迷了眼,养生之道,在于平衡!
这小子胆大包天,还敢在信里讲述纵欲过度的坏处,表示不仅喝酒不好,好色更不好,运动要适度,否则会给身体造成沉重的负担!
这小子还说,弟弟妹妹这么多,他本来就认不过来了,父亲就算“能者多劳”,也一定要注意节制。要是回家时给他们带回十几个弟弟妹妹,那叫天下人怎么看!
曹操看得脸皮直抽。
这么多儿子之中,就这一个敢说这种话!
更过分的是,这小子到最后还要吟诗一首,劝诫他不要沉溺江南温柔乡!
“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