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指南(基建)+番外(134)
“大,”她停了停,改口唤,“公子。”
前方背影一僵,站在原地。赵高几步上去,从后抱住他,“我来哄你了。”
第74章 昏礼
赵政看过她和左伯渊相知不相守的所有过往, 更是见证过左伯渊如何在她心底烙印。故从不在这些问题上为难她,只是甫一面对二者被明白拿出来摆在一块,他心中便控制不住涌出涩意。
说不得, 打不得,他离开气一会总行吧。未曾料想, 这人还主动迎上来, 巴巴贴在身后。哄什么?大张旗鼓跑来, 说句哄人,就再无动静了?
骗子!
“大王。”
腰上的手紧了紧, 赵政绷直身体, 眼内晦暗不明。
“我想你了。”
油嘴滑舌!他心底莫名泛痒。
身后的人两招不成, 转到他面前,一双水映墨瞳在月下如碧波荡漾。
赵高看他脸色松动,进而道:“我藏了好些话,没同大王说,真不听了?”
赵政撇开眼, “去把你脸上拭干净。”
他昨日被胡茬扎得唇边生疼,真不知那些硬硬的东西是什么毛发。
“大王帮我,可好?”赵高现在算是摸清了些哄大王的诀窍, 脸皮厚实些, 软和些,他再有气, 也是一触即消。
两人在屋里说了些琐事,蜀地方方面面变化太大。赵政来此后第一回 表示惊叹,这儿似乎真有了热闹都城的模样。到了后半夜,她实在撑不住了,赵政才离开。
七日后, 赵高和他启程赶回咸阳。她偷偷交待赵成,待他回咸阳时,要一并将成蛟捎上。赵成想问,但看到她不可言说的表情,唯有憋住。
回程的路上拖延不得,齐国的暗报两天前就没断过。一路上,几人快马加鞭,终是在月末赶到咸阳。
一入府就发觉今日氛围有些奇怪。赵母支着脑袋守在门外,赵父也未去上值,两人脸上喜忧参半神情,让她好是纳闷。
赵父指指屋内,屋里两只身形俊美的大雁被人好生生的置放在屋中,正张着嘴低叫。
“这大雁,是你去蜀地后命宗正送来的。”赵父说着,视线落到她身上。
宗正管的是王族的事务,由他送来的,除了赵政哪会有第二人。
赵母道:“库房里还有纁帛、玉璋,我看大王这是。”
送大雁,是纳采。问生辰,为问名。送来一批上等纁帛,玉璋等,都是宗正用木箱封好后,命人搬入府内。为不让人知道她身份之事,外人只以为是宫里赐下的赏赐。
赵父怅然道:“大王对你,用心甚重,君恩难测,你自己可要仔细想清楚。”
赵母取出宫里占好的亲迎时日,递给她看。好得很,还有五日。
赵高后脑勺闷痛,难怪他一路上对回咸阳莫名热切,还以为是为攻齐的事。不料他这是想将形式主义贯彻到底,决定要走个全套,框柱两个人了。
她这几日在府中,还半步不许出去。尉仲派来的小徒弟机灵得很,见她有出府的意向,便提醒她,宗祝算好这几日出门不吉,请赵侍郎尽量在府中休养。
赵高只好先令人去赵成新居打扫,蒙学里几位博士官听闻她回来,叫上程邈一道来她府上拜访。
几人谈及蒙学之推广,各有说法,你一嘴我一嘴的说得热闹。咸阳蒙学开得如火如荼,年后便将推行到秦国各地。
思及此,程邈随口道:“若是咱们秦国旧地倒还好说,就是那楚赵,还得好好斟酌。”
众人纷纷赞同。除了秦国,其它五国庶民皆未有普遍入学的先例。大伙刚从水声火热的战乱中脱身,现在几乎全部目光聚焦在饱暖之上。且民众服从性显然不如秦国旧民,配合上总要差一些。
别说是庶民,就是各地守官,有些还存着固有的旧思想,阴奉阳违,浑水摸鱼。赵政早已令监察御史拉下一批人,震慑了那些企图靠手段谋求上位的投机者。上半年几次考核,直接严惩各地弄虚作假之官员。现在可说,哪怕还有些蛀虫没挑出来,但皆不敢随意冒头了。
程邈担忧有其道理,有些地方民众散乱,不同主城人员汇聚,便于管束。
赵高抚着下巴上的短髯,想着另一件事。等攻齐结束,还有件比这更为严重的事情。
几人说着话呢,赵母遣人来请赵高,说心口有些不适,需要长子去瞧瞧。众人见她府上有事,便拱手告辞了。
赵高来到阿媪房中,却看到阿媪好端端的跽坐在榻上,压根不像是心口不适的表现。
赵母见状,忙道:“女子出嫁这几日,还是不见外男为好。”
赵高无奈摇头。
晚些时候,宫里又来了人,这次送的可是婚服。宗正目不斜视,完全没有半点窥视的神态,唯恐多挺多看,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会被大王笞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