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穿成下堂妻后+番外(326)
翌日两人跟没事人一样和睦相处,就仿佛昨晚那些扎心的话不存在似的。
李珣选择忽略,林秋曼则选择装聋作哑。
上午华阳过来了一趟,姐弟两人叙了阵子家常。
林秋曼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出来,张氏坐在一旁陪同。
林秋曼双手托腮发愣,不知道还要跟李珣耗到何时。
把华阳打发走了后,李珣过来瞧她,问她想要什么新年礼。
林秋曼兴致缺缺,只觉得日子过得极其无聊。
李珣的生活是枯燥无趣的,平时不像其他世家子弟那般贪图享乐,以往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寺庙,喜欢禅理,交往的人也只有那么两三个。
一来公务缠身,被数不清的眼睛盯着;二来则是性子孤僻惯了,虽然表面上很好说话,也很温和,实则冷清无情。
多数时间书房是他的乐土,可以泡在里头一整天而不知疲倦。
林秋曼则与他大不相同,她好动活泼,贪图享乐。
在王府里的这些日虽然给李珣带来了不少乐趣,她却苦闷无聊,天天琢磨着什么时候能回去。
好在是初一过后没两天假了,林秋曼索性老老实实地在书房陪李珣,没事翻翻县志,饮点茶水,吃点糕饼,一日半日倒也去得快。
有时候李珣会抬头看她,很享受这片安宁。
这些日他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总觉得身边热闹许多。
老陈和吴嬷嬷到底是仆人,又重规矩,他再待他们如至亲,始终无法像她那般随心所欲,彻底走近他。
静静地瞧了会儿,李珣再次萌生出想把她弄进府的心思。
他想从政事堂一回来就见到她,想她日日陪伴,想她同床共榻,想把她护在身侧,甚至走完这一生。
她若觉得没有感情,可以婚后培养感情,只想先把她弄进府再说,其他的什么都顾不上。
于李珣而言,这段假期是充满惊喜欢愉的,遗憾的是林秋曼并不与他同频,只想逃离。
好不容易熬到开工,那天林秋曼起了个早,兴奋地服侍李珣更衣。
见她喜笑颜开,李珣皱眉道:“你今日怎就这般高兴?”
林秋曼立马收敛。
李珣道:“让嬷嬷来,现在天还早,你去躺着。”
林秋曼依言去睡回笼觉。
吴嬷嬷进屋服侍李珣洗漱,笑盈盈道:“郎君这些日精神养得好。”
李珣“嗯”了一声。
吴嬷嬷继续道:“有个女郎在府里就是不一样,要生趣得多,不像往日那般冷冰冰的,不像个家。”
第136章 继续
李珣抿嘴笑, “我想她日日陪伴。”
吴嬷嬷:“那便早些把事情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嬷嬷说得是,我也想安定下来, 不想再这般两头折腾了。”
“对于女郎来说, 不清不楚的总是不好,外室不像外室, 妾不像妾,好歹是官家娘子, 不能这般委屈了人家。”
李珣没有说话。
出门前他去看了一眼林秋曼, 那厮抱着被子瞅他。
李珣伸手摸摸她的头, 林秋曼捉住他的手在脸上亲昵地蹭了蹭, 像只温顺的小猫。
肌肤滑腻的触感是李珣喜欢的,他俯下-身在她额上落下一吻, 这才去了政事堂。
之后林秋曼再睡了会儿,才起床梳洗,收拾回朱家院。
吴嬷嬷倒也没有说什么, 她毕竟算半个主子,不是仆人该过问的。
王府的马车将她送了回去, 林秋曼一回到朱家院就犹如鸟雀重归山林。
先前过年没跟院里的家奴们团年, 晚上怎么都得把年饭补上。
下午朱家院的仆人们热热闹闹地张罗着年饭, 林秋曼一改在晋王府的颓然, 和张氏剪裁红纸包赏银。
莲心高兴道:“小娘子去了几日, 院子里实在冷清, 奴婢可想死你了。”
林秋曼:“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我在晋王府都快憋死了。”
张氏客观道:“府里已经算不错了,那毕竟是高门大户,若是其他士族门第, 讲究得更多,只怕小娘子一日也呆不下。”
林秋曼直摆手,跟莲心发牢骚道:“真跟个土馒头似的,一点人气儿都没有,家奴们看似和气,实则严谨刻板,做事说话都一丝不苟,叫人挑不出一丁点错来。”
莲心:“外头好歹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
林秋曼:“嗐,也只有年三十儿那天我逼着他们凑场子,要不然过个年跟上坟似的,别提多无趣了。”
张氏皱眉道:“小娘子慎言。”
林秋曼撇嘴。
傍晚众人不分主仆坐在一起吃团年饭,大家得了赏银,吃吃喝喝无不高兴。
另一边的李珣从政事堂回来,吴嬷嬷上前接迎,他自然而然问:“林二娘呢?”
吴嬷嬷回道:“上午已经送回朱家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