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88)
在封坛之后,有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静置期,这期间可酌量继续生产。
谢桑榆之所以急着给谢郁丛寻找搭档,是因为要把她自己空出来。
如果第一批酱菜,在曲东轩反响良好,曹管事必定会加大订单量。
到时候,每一种不止五十坛,而是上百呢?
她不得不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食材方面。
素菜和五花肉最好解决,大量的鱼和蛋才是问题所在。
若在城中一一收购,过程挺繁琐的,还不一定保准够用。
遇着节日,城中鱼蛋禽有时会被抢售一空。
这种不稳定性,不是谢桑榆想要的。
家里就她和娘亲弟弟三个,各自手头分配了事情,联系渔夫和养殖场这事,得她自己来。
事情并不复杂,往城里以及各个村庄转悠一圈,总有鱼塘或者每日下河打鱼的渔夫。
至于鸡蛋,乡下很多养鸡鸭的农户,谢桑榆要的却是那种规模较大的,可以省去来回奔走之苦。
这一趟趟要亲自跑一遍,把大致情况先打听到手。
谢桑榆看了看家里的代步工具,唯一一只春白。
她不得不把注意打到徐雪娘的存款上。
家里存银,基本是徐雪娘收着的,谢桑榆手头仅留一些花销。
有什么要用钱的地方,她开了口,徐雪娘一概听从。
但是这次,可为难徐雪娘了。
“桑榆,我们已经花出去好几两银子了……”
到手的定金还没捂热,就全部飞走了。
租用青砖小院,定制货架,购买大量陶罐和木柴等等,食材的钱还没扣除呢……
这就罢了,谢桑榆说要先把拉车的毛驴买回来。
一头牲口十几两白花花的银子,是说买就买的么……
徐雪娘一阵心慌,唯恐付出得不到回报。
“前期的投入无法避免,娘亲放心,我会把它们赚回来的。”
谢桑榆完全理解徐雪娘的心思,她自己同样心痛。
要知道曲东轩这笔五百坛的订单,听着似乎不少,实际上她们能拿到的不超过九两银子。
一坛酱菜卖三十文钱,素罐二十二文,供货价只取其中七成,这里头还得扣除她们成本费和人工费。
辛辛苦苦一笔生意,前后历时个把月,也买不回一头小毛驴。
不怪徐雪娘舍不得给钱。
☆、53 他教她骑马
谢桑榆为了得到坐骑,不遗余力的说服自己娘亲。
徐雪娘不是很有主见的人,没坚持多久便败下阵来,把手里存了那么久的银钱拿出来。
为了买一头小毛驴,几乎掏空存款。
这对一个穷惯了的人来说,得下多大的决心呢!
她很不舍,却也相信谢桑榆,会把这笔支出赚回来的。
虽然这笔花费看似不是很必要,但徐雪娘知道,谢桑榆一直琢磨酱菜,为的就是解放春白。
眼看着要成功了,她怎么能拦着。
谢郁丛的伤慢慢结疤了,黑色血痂搭配药粉看着更为可怖,他外出都得戴上竹斗笠。
赶着自家板车,和娘亲姐姐一块儿,三人进城直奔车马行。
他们事先咨询了村里有选购经验的人士,经过精挑细选,成功买下一头健康的驴子。
在车马行里,请小伙计动手,把春白身上的套绳,转到毛驴头上。
从今天起,它就是家里负责拉车的专员了。
谢桑榆还在他们家买了一套骑具,因为太穷,她挑的是最便宜的一款马鞍。
终于获得骑马的机会,她对此有点小兴奋!
不过问题来了——谁来教她骑马?
回去的路上,依然是谢郁丛赶车,徐雪娘坐在板车上,而谢桑榆,牵着她自由的白马,步行前进。
“桑榆,上车来吧,用绳子牵着春白。”徐雪娘看她一脸跃跃欲试,有点担心。
谢桑榆摇摇头,道:“等出了城门,我骑上去试试。”
说不准她就无师自通了呢?
春白很温顺,一定不会把她甩下来的。
“没学过怎么试?要是摔下来,你得躺半个月不止。”徐雪娘皱眉反对。
看看那高大的马背,都跟谢桑榆脑袋一样高了。
“我也害怕呢,会慢慢来的,不奔跑能出什么事。”谢桑榆看了看天色,道:“娘亲你们先回去忙吧,我会小心的。”
徐雪娘见状无奈叹息:“我知你盼着这一天,料想也是劝不住的。”
她觉得,等到回村子附近,再学骑马也不迟,但谢桑榆现在就想骑着回去。
“我先试试,不行回头再请教别人。”谢桑榆想了一圈,村子里会骑马的人太少了。
如果请陌生人,怕不是要花钱?绝对不可以啊!
都这么穷了,她得靠自己学会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