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57)
她因为厨艺不错,是村里都知道的,红白喜事经常找她掌勺。
孟小嫂不赞成的摇摇头:“苏家这也忒心急了点……”
“呵呵,”徐雪娘笑不出来,只道:“既是人家喜事,就别扯上我们扫兴了。”
她提前表态,豆腐大娘和孟小嫂,哪还会开口提谢桑榆。
既然都退亲了,也拿过那点所谓补偿,便尘归尘,土归土,两不相干。
豆腐大娘推了掌勺的事,徐雪娘心里还蛮受用的。
这人被她请来做事没几天,村子里都知晓,谢二叔家能不知道么?
他们是要办喜事要请人不错,可有能耐掌勺的人又不止豆腐大娘一人。
偏偏过去请她,也不知是想看谁笑话?
若豆腐大娘真的去了,撇下栏栅小院的活计,徐雪娘怕不是会被气死。
一个分家后形同陌路,一个退亲后反目成仇,如今这俩凑一块去了。
真是绝了。
徐雪娘气哼哼的,谢桑榆看了觉得好笑。
“有什么绝的?谢郁堂和苏尧霖,本就是一起念书的,他们好着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冲上次在池塘边,她落水后,苏尧霖那个态度,谢桑榆就敢断言,他和谢二叔一家子绝配。
供着两个读书人,一样的趾高气昂,有什么问题?
苏尧霖和谢桑兰在一块,就不用祸害其它无辜的人了,多完美。
“我只是气不过,并非舍不得。”徐雪娘拉过谢桑榆:“苏家那小子配不上你,娘亲一定给你寻个更好的。”
这次她说这话,可是充满底气的。
每日存着的铜板日渐丰厚,虽然远不够盖房子,但徐雪娘的腰杆子就是硬了起来。
“你可别,”谢桑榆敬谢不敏:“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事急不得。”
“我知道你不急,只是咱们且走且看,也别拖太晚了。”
徐雪娘想着,早点留意,时间充裕总能挑着好的。
“明年再说吧,”谢桑榆实施‘推’字诀:“现在忙着呢。”
“也是……”
天气放晴,很快便到了月初,苏家和谢家定亲的日子。
虽然不是成亲,但人们对待这个还是很慎重的。
请了辈分高德行好的人见证,两家人一起吃过饭,就是约定了。
待下回成亲,才会大宴宾客。
成亲的日子并没有定下来,因为苏尧霖要专心备考了。
他和谢郁堂,可是打定主意走仕途的。
人家定亲,跟谢桑榆没半毛钱关系,她依旧和弟弟一起推车进城。
除去下雨的那两日没有出摊,每天雷打不动,让他们的小摊子收获诸多好评。
食客们都觉得好吃,回头客络绎不绝。
谢桑榆推出的竹筒,也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其它一些小贩有样学样。
即便不是辣串,只要是吃的,都能往里装。
徐雪娘要守在院子里,走不开,就双胞胎俩独当一面。
谢桑榆不必说,她是主力军,而谢郁丛,在连续几天的忙碌下,也练了出来。
他一直呆呆的,几乎不笑不说话。
但在食客们一涌而来时,再呆的人也不得不加快反应。
谢郁丛的动作一直不慢,他看似痴傻实际却不傻,这么一锻炼,脸上表情倒是变多了。
“弟弟,保持你微笑的样子好么?”
谢桑榆拍拍他肩膀,给他递过水囊。
“好,”谢郁丛点点头,“你坐。”
一条长木凳,是卖馄饨的大叔借给他们的,收摊时他再拿回去。
谢桑榆坐下歇口气,现在高峰期过去了,没那么忙。
这几天她都没去福安崖看山神,说让他在城里时来找她,也没来。
神是没有□□术的吧?
山神就是盛轻宵,他不见得成天待在盛家。
起码谢桑榆就在福安崖看到他好几回了,而且他还挺爱睡觉的样子……
这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呢?
谢桑榆心里好奇,可惜无人解答。
在知道他们两是同一人之后,就打定主意不去追根究底,所以有什么问题,都得憋着。
她感慨的是,山神好不容易有她这么个知道真相的人存在,就不能当朋友嘛?
“还真是绝情呢……”
想起山神清俊的容颜,他显然没打算跟她深交,也完全不需要倾诉对象。
“你在说谁?”谢郁丛问道。
谢桑榆抬头瞥他一眼,道:“跟我说话前要叫姐姐,好么?”
这小孩,不好好教他礼貌怎么行。
“好,”谢郁丛点点头:“我想吃烧饼。”
他这么一提,谢桑榆也感觉饿了。
拿出铜板给他:“去买烧饼,早点回来。”
这条街就有卖烧饼的,走过去一小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