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他寡言(14)
“哟,你敢做还怕人说了?这就是奚落你?”
周绿荷瞪着她:“你出去村里打听打听,徐雪娘是仪水村嫁出去的姑娘,她女儿被退亲还不知羞耻,笑掉人大牙了!”
……好气啊。
谢桑榆站起身,“我已经知道错了,外人那样说也就罢了,亲舅家这么嘲笑,实在令人心寒。”
虽然她也不喜欢自杀的人,软弱行事,亏待自己又惩罚不了别人。
可这是原主干的事,她既然穿越过来,少不得替她受着。
看样子借粮是没戏的了,而且舅舅舅娘这个态度,好好说话都难。
谢桑榆带上谢郁丛,离开徐家。
背后远远传来周绿荷的叫嚣,让他们以后没事别来了。
落魄时,人厌狗弃,真实的厉害。
谢桑榆就不信了,她凭借着头脑,还能饿死在这时代不成。
从仪水村走回上岚村,穿着草鞋实在累脚。
白跑一趟,谢桑榆抬头看看天色,寻思着中午之前,还能去一趟山脚边。
“桑丫头!”
“桑丫头……”路旁有人叫住了她。
谢桑榆扭头望去,“是你啊,苏伯伯。”
这里离村口已经很近了,路旁一大片果树,全是苏家的。
他们在村子里,算是比较殷实的人家,不愁吃穿那种。
苏景山在果林里弄了个茅草屋,谨防结果时,挨近路边的果树遭人偷盗。
“你们这是上哪去了?”他笑着问道。
“去了舅舅家一趟。”谢桑榆不太明白,他是有什么事。
苏景山道:“你且等一等我。”
放下话,他匆匆忙忙的钻进果园里,去茅草屋拿了东西出来。
一个布袋子,里头装了大米,还有一些晒干的果脯。
“是伯伯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父亲……”
苏景山和谢爹爹,从小一块长大的,感情好,当初才定下娃娃亲。
现在由于他们家退亲,弄得谢桑榆名声尽失。
小姑娘还因此走上了福安崖寻短见,说不自责是骗人的。
谢桑榆低头看了看,没想到他会突然做出这种‘补偿’的举动。
“其实解除婚约没什么的,”她一手接过,道:“只是趁人落魄时背信弃义,不免难看。”
苏景山没说话,表情尴尬。
“多谢苏伯伯的东西。”
谢桑榆扬了扬手,这事到此为止了。
总是要画下句号的,苏家给原主造成的伤害,也已经无法避免。
说起来,苏景山的儿子苏尧霖,跟谢郁堂还是同窗好友呢。
两人是上岚村里唯二的正经读书人。
所谓正经,就是每年交钱去私塾,认真念书,并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种。
基本不参与家里的劳动,得到不少同龄人的羡慕。
估计苏尧霖也是要考秀才的,原主这样的农户小姑娘,长得黑丑黑丑的,人瞧不上。
拿了东西,事情就两清了,谢桑榆作别苏景山。
带着谢郁丛回到小木屋,徐雪娘还在忙活着。
看着这人与鸡鸭同屋而住的场景,还真需要时间才能适应。
谢桑榆在心底叹了口气,就听徐雪娘略带惊喜的说道:
“你舅家给借粮了?”
看她那表情,也是有点意想不到的高兴。
谢桑榆抿抿嘴:“你的弟弟和弟媳,什么性格又不是不知道,这袋米是苏伯伯给的。”
“什么?”徐雪娘闻言一愣。
谢桑榆拿出果脯,放在小木桌上。
“舅舅不肯借粮,叫我们没事别上他们家了,半路遇到苏伯伯,给我这个说是补偿。”
徐雪娘沉默了下,好半晌,才道:“这算什么补偿,看你爹爹死了,就这样欺负人……”
谢桑榆沦为村里笑柄,甚至传到很远了去。
同样,苏家也难免被人不齿。
古人重信重义,这样无端反悔的,肯定要遭人白眼。
不过这种事,吃亏的还是女方多。
“娘亲愤怒么?”
谢桑榆抬了抬眼皮:“愤怒的话,就争气点,别成天逆来顺受的。”
好在现在分家了,不然徐雪娘这个脾气,她看了都生气。
大抵是第一次被女儿这样‘训话’,徐雪娘有点反应不过来。
谢桑榆借着死过一次,大彻大悟的由头,倒是不怕她看出什么端倪。
正常来说,借尸还魂这种事,谁敢想啊!
有了这一布袋的大米,足够支撑他们三人好一段时间的伙食了。
给出时间,让谢桑榆想想办法。
中午饭后,徐雪娘要去砍竹子,在小木屋外面,围一个简易的竹篱笆。
白天时候,就把牲口赶出去圈着晒太阳。
晚上还弄回屋里,仅有的‘财产’之一,怕被偷窃了。
谢桑榆背上竹篓子,独自进北麻山觅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