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小媒人日常+番外(166)
至少可以拿得动笔写情书了。
“都说心仪一人时眼睛不会骗人,此话果然不虚。”
莫辞彦也不理他,将最后一句写完,看了一遍,才小心翼翼卷好了纸,将信装进了狱里专供的竹筒中。
颜曲见他将竹筒递给自己,不由皱起眉头,“你是认真的?”
对方露出一丝久违的,还算轻松的情绪。
“万一我出不去……”
“你会出去的。”
颜曲不接他的竹筒,“徐里两位大人和吴公公今日已经回都城向圣人交差了,用不了几日,就会有结果。”
他今日来此,便是为了告诉他此事。
前前后后忙了一个月,圣人差遣来的这几位大人物终于于今日离开了扬州,回都复命去了。
不光他们,颜曲明日也要回都交差,这之后,一切便都会尘埃落定。
无论好的还是坏的。
“有什么话你可以留着以后当洛姑娘的面亲自说,我才不愿当你递话的信使。”
颜曲沉着脸,让牢外的张药师进来给他看伤,自己则一声不吭出了牢门。
莫辞彦看着他出去的背影,低垂了双眸,微微一笑。
其实颜曲很紧张,不光他紧张,关心此事的所有人都无法做到泰然自若。
大家都在等,等圣人的一个裁夺。
*
所有人复命三日后,这一裁夺如期而至。
彼时,颜曲正心事重重地从公署回家中午休,刚至颜家大门,罗松便步伐匆匆地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吴公公来了。
一向沉稳可靠的罗松,彼时也失了镇定:
“圣人赐了莫辞彦一杯酒……”
*
“圣人这是何意?!”
颜家的书房内,颜曲面色深沉地望着吴公公。
书桌上,一杯流光溢彩的云纹金樽静静地立在白玉托盘中,杯中的酒在天光下闪着冷冷的光。
“圣人之意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怎敢揣度,圣人只让杂家将酒带来,让地牢里的那位郎君自行选择喝与不喝,无论喝没喝,此案都可以了结。”
吴公公意味分明的看着他,提醒道:“圣人特意交代了,要颜二公子亲自办这差事,只要莫辞彦做了选择,就算结案了。”
见对方似乎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个裁定,吴公公叹了口气,又低对他声道:
“其实此次没有牵连到你们颜顾两家和学政府,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牢里的那位,说句不好听的,早在他进了这地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的,这种事别人不清楚,颜二公子,您还不清楚?”
回顾这些年与莫家案有直接关系的一干犯人嫌犯,最终不都是难逃一死么。只是像今日牢里那位由圣人亲自赐下酒的,还是头一个。
吴公公说完这些,见颜曲也不接他的话茬,不禁又发出一声过来人的叹息,同情地望了他一眼,带着一干人等下去了。
颜曲回到桌案边,望着玉盘中的那杯酒良久,他想要端起那只酒樽,可伸出的手停在半空,却怎么也无法再上前。
其实吴公公说的很对。
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而且如今的结局也已是再好不过,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况且当初不也是奔着这个结果去的么。
可他就是端不起那杯酒。
“大人……让卑职去吧……”罗松望着他颤抖的手,实在不忍。
“你出去,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罗松领命退下了,可他不敢走,只半合了门,静静地守在门外。
直到午后的阳光轻轻掠过屋檐的一角,大片大片的金黄洒进院落,再一寸寸爬上那个书房的窗棂,心情沉重的人才推门走了出来。
“走吧,我们去地牢。”
书房里,熏炉旁的雀儿在笼中不安地跳跃着。
第 78 章
昏暗幽冷的地牢内。
莫辞彦平静地看着玉盘中的酒,温和的脸上划过一丝淡然。
“求仁得仁。”他无声地笑了笑。
“你可以选择不喝!”
“不喝,一切都不会有好结果。”
室内幽暗,也衬得颜曲的眼神更加幽深和绝望。
是啊,不喝不会有好结果。
可他依然不希望他喝下这杯酒。
清瘦的人望了他一眼,故意忽视了他脸上的神情,转而回身走到桌前,将桌上最后写好的一张信笺小心卷起,纳入竹筒,合上盖子,然后再次将它交给了对方。
莫辞彦低眸望着竹筒,如清潭般平静无波的眼睛里闪着温暖的光。
“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他期望地看着他。
颜曲抿着唇,麻木地接过,紧紧地握着。
他本想再说些什么,再劝劝他,哪怕只是说上一句,随便说什么。可对方却没有给他半点犹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