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废柴女配(175)
“好。”秦鹏泉没有拒绝。
…………
秦鹏泉快六点赶到学校,除了灯,还带了吃的。
明天是劳动节,接着周日,学生连放两天假。
此刻除了打扫卫生的学生,和不打算回家的学生,学校没多少人。
四点钟时,姚青青就让小杨走了。
她不知道放假前一天学生们晚五点放学会改为三点,招生的事差不多了,留着小杨也没啥事,于是让他早点回家。
又怕秦鹏泉随时回来,她便独自在学校转悠没离开。
学校操场有单双杠器材,她很久没运动,就活动胳膊腿,胡乱拉伸,在操场上跑步、慢走来回切换。
“来了。”看到秦鹏泉,姚青青露出笑脸小跑上前。
“你一个人?”
“我让小杨先走了。”她看他手上的东西,“你怎么还带吃的?”自从两人认识后,男人好像一直在投喂她。
姚青青突然想到后世的一段话:吃胖了你就别跑了。
她看向男人,觉得他不至于此,欢快接过食物。
“哪个教室?去教室吃?”男人说。
“那个,等一下吧,班里还有学生在打扫卫生,应该快结束了。”要不是教室里有人,姚青青也不至于一直在外面溜达,校长早已把教室钥匙给她了。
“可能明天劳动节,他们大扫除。”擦玻璃,扫学校大大小小角落,厕所……
姚青青必须承认她不再年轻,至少她做不到挥舞着扫帚和朋友你追我赶了。
“……哎,时间过得好快呀。”她一副老气横秋模样。
秦鹏泉笑。
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
走到单双杆旁边,姚青青慢悠悠吃男人送来的食物。
等吃的差不多了,姚青青授课教室的值日生扔完垃圾,教室终于空出来了。
两人去教室,将灯打开。
灯光比想象中的还要黯淡,姚青青站在后排,连教室前方墙壁挂的主席头像都辨不清颜色。
“幸好带了灯。”她说。
脱掉鞋,秦鹏泉爬上桌子,换下灯泡。
…………
五一劳动节。
晚上,姚青青在自己的小房子里。
于美友来看她。
来的正巧。
要是早几天,姚青青白天到处跑,晚上都在秦鹏泉那边——有饭吃,有电视看——到快睡觉才回来,于美友就白跑一趟了。
“……所以你要和他结婚了?”于美友问。
她身上喷的不知什么香水,姚青青鼻子痒痒,想打喷嚏。
“嗯,”姚青青揪眉头,“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跟家里说。”她抓头发。
“他对你好,还自己开工厂,有什么不能介绍的。”于美友不以为意。
“家庭原因,他跟他家里关系不好。”姚青青言简意赅道。
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跟姚爸姚妈说他,肯定会探听他家情况。
而秦鹏泉自出来后就再也没回过家了,这样的人姚爸姚妈会怎么看?想无论是秦鹏泉的过错,还是他家里人的过错,在他们眼里都会扣分吧。
好难。
“这不更好吗?算是少了公公婆婆,每年只用给赡养费。”于美友看问题角度清奇。
姚青青不敢苟同。
她还有问题,“我现在户口不是在都城么,他户口还在家里,两个地方这么远,我们又在鹏城,这怎么结婚?”
都城就是姚青青毕业分配大学所在城市,她如今创业,可也是停职留薪人员。
这是姚妈要求的,暂时不辞职,尽管她是支持姚青青干自己的事,但没做出成就来,要留条后路。
“两边同时开证明,上民政局登记。”于美友轻松说。
“就这样?”
“你还想怎样,让他把户口迁你户口上,还能给他转非农。”
有了于美友这个大姐指点,姚青青苦恼的问题立刻少了一半。
两人话题逐渐转移至姚青青的事业上。
“……中学生报名人数太多了,我都怀疑他们老师给我宣传。”
近百号的中学生报名。
姚青青摆出又乐又不敢相信的模样,这是想要夸。
于美友见此发笑,“哈哈,学生越多不是越好吗?”
“可教室不够大。”老师只有她一个人,鹏城教室一个班级也就三十来个座,就算她把学生分两批,算上工厂的学生,教室也得加塞桌椅才可以开课,还不一定能坐下,教学环境可想而知。
在大学里上课会有桌椅不够的情况,但那通常是有非本课的学生来蹭课,这些人通常会站在后面或侧面,自知之明的不抢占硬资源。
姚青青赚人家的钱,不让人家有好的学习条件,她自己第一个不舒服。
“一定要在中学上课吗?”于美友说。
“不,只要我能找到合适的房子,跟工商局申请就能换。”但她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当下也不可能自建,她没有土地,又不是搞工厂,可以去乡间跟有地的人打交道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