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案明+番外(231)
百官们心惊,香满园如此赚钱,怪不得好又来如此不择手段。
其实不少人皇亲国戚、朝中重臣早盯上了香满园,他们就是忌惮锦衣卫才没敢轻易出手。那些人知道什么银子能拿,什么银子拿了会没命,都按捺住了贪心。
而胆大包天,不择手段的郭恒既然敢打起香满园的主意来。
程大人从怀里掏出几张供词,双手递上前去。陈公公走下来,将供词取走,双手递给了陛下。
圣上看了一眼供词,冷哼了一声:“哼,郭恒曾上奏锦衣卫同知强夺沈家香满园。香满园是如何到了锦衣卫同知的手上,朕是清楚的,锦衣卫元宵节破获沈家庶支灭门案,沈家嫡支前来官府收取被强盗盗走的财物时,赐予锦衣卫同知一府酒楼,一处田庄。当时,锦衣卫就把契约上交给朕,是朕赏给锦衣卫同知的。”
下面的百官都转头看向站在三品位置的朱守林,原来锦衣卫还真是孝忠圣上,这些事都会同圣上交待。有几个欲帮郭恒上本的人,都歇了心思。
“锦衣卫同知将酒楼拿去,她懂得经商赚了不少的银子,又来上交给了朕五万两银子。”
下面的百官听此话,都低下头。凭心而论,真没有人敢说自己比锦衣卫对圣上更忠心。
这堂前得高封爵位的,或者是皇亲国戚,都是想办法从圣上那得到好处,从没说自己给圣上多少银两。
“朕不反对大家经商,但那也要自己凭实力,不是歪门邪道偷拿人家的东西去赚银子。偷了人家的东西还理直气壮的上本,也恐怕只有你郭恒了。”
扑通一声,郭恒跪了下来:“臣知罪。”
圣上厉色地道:“朕一天处理国事不得闲,你寻些破事上本来烦朕。来人,将郭恒拉下去抽二十鞭。”
朝堂上立刻走来几位佩刀侍卫,将郭恒拉到殿门口,当着百官的面将他按在地上,啪啪啪啪一顿鞭子。
抽完鞭子,侍卫又将他拉进堂上跪着。
圣上冷冷地道:“此事并不是朕偏袒锦衣卫,偷拿人家东西就得受罚,好又来加倍赔偿香满园的损失。郭恒要么拿六万两白银赔偿香满园,要么,你就去官然后按律法处置。退朝!”
百官待圣上离开后,慢慢走出了大殿,他们在心里百感交集。怪不得圣上信任锦衣卫,他们那是真忠心。又忠心陛下,又手段毒辣的锦衣卫,谁能惹?谁敢惹?
就如郭恒本以为拿到锦衣卫的把柄上一本,哪知锦衣卫早将事情都向圣上交待得一清二楚。郭恒这行为,落在圣上的眼里就是小人行径。
郭恒这一次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试图从锦衣卫手上夺食,结果反赔六万白银生生让他肉疼。若不赔银,去官后按律法处置那就更惨,涉及金额过大,除了赔偿香满园三万两损失外,还要被杖责后流放三千里。
第162章 茶楼
香满园用计捉内鬼之事在应天府城传了开来,这一事件被人编成了评书在茶楼里讲演。
评书的标题做成大幅海报挂在茶楼前:《柳同知用计识内鬼,洪武帝朝堂辩忠奸》
吸引前来听书者人山人海,到最后茶楼为了安全,听从了柳芸的建议售票排队进场。此处就是柳芸同徐增寿开的‘听雨阁’茶楼。
评书开场句:财是惹祸根苗,贪是获罪之源,计是足智多谋,辩是明查秋毫。说书人口才十分了得,将此事讲得生动形象,妙语连珠,跌宕起伏,如感其境。
说到精彩处,下面掌声鼓舞,不少人往评书先生扔铜板。说书声、惊堂木、欢呼声、铜板落地声,喧闹不停整个茶楼热闹非凡。
捉内鬼故事是由徐家小妹编写而成,她在家里听父兄说起此事,对柳芸设计捉内鬼之事极为惊叹,对圣上在朝的处置甚为欢喜。她挑灯未眠一夜写成了一篇《柳同知用计识内鬼,洪武帝朝堂辩忠奸》。徐家父兄看了徐锦所写之文拍案称赞。
徐增寿拿着手稿舍不得放下:“我要拿到茶楼去让说书的讲演。”
国公稳重,他摇头:“先不急,待为父将此稿递给圣上看后决断。”涉及到圣上的事,一定要加倍慎重。
圣上看了徐家小女写的评书,赞扬:“徐家女不只是贤良淑德,还才华横溢。拿去讲吧,向老百姓宣扬善恶忠奸,让他们明辩是非。”
‘听雨阁’茶楼有三层楼高,底楼大堂摆有十来张桌子,大堂的正上方摆有一张评书台,每日会分三个时段讲评书。进茶楼最底是十文银子,一壶普通的茶水。想品高档次的茶另收费用。
茶楼的二楼,三楼都是雅室,雅室设了最底消费金额。
茶楼里有茶点,小吃,还可以点餐。有的人想追听评书,会在此泡着不走,连听一天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