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隽闻言抿紧唇,起身道,“诸位,你们在想得好处,也得想想自己付出了什么。”
想要劝大家冷静一点的村长听到这话老脸一红。
他赶忙打断还想说什么话的那些人,厉声道,“一间学屋你们还不满足?那也是好几两银子才起得来的!你们能凑出来吗?说起来轻巧,老脸都不带红的!”
接着转身冲姚彦柔声笑道,“别理会他们,一把年纪了,脑子也糊涂了。”
姚彦露出官方笑容,也起身看着众人。
“我当年虽小,可也记了几分事了,就说三堂伯家吧,你们当年可想着法抢咱们家老宅,还是上一任村长看不眼,干涉了你们才放手吧?”
被点名的三堂伯一家面红耳赤地垂下头。
“还有七叔家,”姚彦又看向另外一对中年夫妇,“当年不顾我娘劝阻,非说我们家田地丈量不对,想要多占几丈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心软呢?”
七叔两口子张了张嘴,最后在村长的眼神下闭上了。
“还有几位叔叔我就不点名了,”姚彦叹了口气,“毕竟大半夜想闯空门这件事,搁现在也能去大牢里蹲几年的,你们那时候想过我和我娘吗?”
“我亲爹的牌位,你们不让进祠堂,说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这么个短命的人,放到祠堂去,不是会害了你们的子孙吗?所以我娘带着我,还有我爹的牌位,嫁到了姚家。”
姚彦的声音越老越大,“而我亲爹的牌位,一直供在姚家祠堂! 你们现在道德绑架我不修这边的祠堂,以前怎么没见你们把自己放在制高点上,为我亲爹想想呢?!”
心里有鬼的几个人半句话也不敢说。
至于剩下多多少少的人,当年冷眼旁观。
“也就只有四叔四婶以及陈家几位叔叔婶子,有眼睛有心,所以,”姚彦看向村长,“村长可以继续说了。”
村长咳嗽两声,朗声道,“鉴于林陈两家没祠堂供奉祖辈,所以姚老二出银子,在他老宅旁边修建一祠堂,供三家祖辈灵位。”
“什么?!”
“这怎么、怎么行?”
林四叔等人却热泪盈眶,接而婉拒。
“我们后辈人都在努力呢,早晚有一天可以让祖辈们有个好祠堂。”
姜隽闻言看向其余面红耳赤想要争论,又怕被姚彦再数落一次的人,“瞧瞧,这就是你们的差距。”
“你是谁啊?”
“就是,这是我们族人的事情,轮得到你插嘴?!”
没办法向姚彦撒火的人将火气对准了姜隽。
姜隽丝毫不惧,反而大声道,“我就是你们嘴里,那个莫名其妙要和彦弟做生意的人。”
现场一下就静下来了。
村长尴尬得不行,瞪着他们,“这就是姜掌柜,收咱们茶的那位。”
因为姜隽他们收茶是按照茶样给价,所以附近村子的人都愿意卖给他们。
而不是统一出价的商人。
“许是我上次来戴着斗笠,大伙儿对我这张脸不熟悉,”姜隽笑道,“不过很快就会熟悉了,以后我和彦弟每年都会过来拜祭。”
等村长带着那些人离开后,姚彦和留下的林陈两家又谈了谈,最后他们表示自家也要出一点银子,不然没脸将祖先牌位请进去。
姚彦应了后,便说起修建祠堂的事儿,在林家吃了午饭后,二人才往回走。
“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那群人的厚脸皮了,”姚彦叹了口气,“也幸好没让娘过来,否则非气死不可。”
“你很厉害,”姜隽夸赞道,“那怼人的可人劲儿,我喜欢极了。”
姚彦哎呀一声,故作羞羞地打了他一下,“就喜欢你这么甜的说话。”
姜隽噗嗤一笑,笑得姚彦都装不下去了。
二人打打闹闹,到了大路上等到牛车后,坐了上去。
自打他们出门后,杨氏做什么都没心思,姚父见此,索性让她坐在院子里,啥也别做。
“爹,娘,我们回来了。”
姚彦和姜隽一前一后进门。
“回来了?怎么了?”
杨氏起身追问,姚父也过来了。
姚彦把结果和他们说了,杨氏微微皱眉,“这么说要把你爹的牌位请到那边的祠堂去?”
“对,”姚彦点头,看着杨氏和姚父接着道,“不过这边也和原来一样,让我爹两边住嘛。”
闻言,姚父率先点头,“就是,这样最好!”
杨氏笑看了他一眼,“老姚啊,这些年我……”
“别说那些外人才说的客套话,”姚父打住她接下来的话,“都是一家人。”
杨氏心一颤,对上姚父的目光后,红着眼点头,“是啊,都是一家人。”
姚彦和姜隽见此,找了个借口,便跟着姜隽去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