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好,凶手(311)

如今府城上下各路官宦都巴不得把自家女孩儿塞进去以表支持,哪怕前头课业那般疯狂沉重,退学的学生里不也都没有官宦家出身的女孩子吗?

能当官的人会是傻子吗?偏他们现在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来日考秀才、考举人,哪一回不都要在肖大人手下过?

想到这里,几名云洲学子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悔意和恐惧,又忍不住向魏冬青投以怨念。

若不是他激愤上头,一时失态……

有这种想法的几个人俨然已经忘记了,刚才魏冬青言辞刻薄时,他们也曾在一旁火上浇油来着。

那个叫黎姝的姑娘用力吸了口气,抢在那几个面露退意的书生之前开口,“我且问你们,云洲书院每年收多少学生?”

那几人都被突然跳跃的话题搞懵了,本能地回答:“最多不过一百。”

云汇府常住人口足有一百多万,学风甚浓,光本地读书人的数量也有数万之多,更别提还有外地慕名前来的。而这数万人之中,除了那寥寥几个能进府学的天之骄子之外,无人不对云洲书院心向往之!

但云洲书院每年只雷打不动的收几十人,若现有人数太多还会暂停招生,所以他们能考进去,绝对是千中取一的精英!

黎姝冷笑一声,又问:“我再问你们,科举三年一轮,云洲书院每一届又能中举人几何、进士几许?”

这可算是搔到对方的痒处了,那几个书生习惯性挺胸抬头,十分与有荣焉道:“上届的举人九,今年举人足有十一人,进士有三位,同进士五位!”

科举三年一次,每次只取进士三百,其中汇聚天下精英的京城望燕台的太学至少能占五成以上,又有四成出自各地府学、州学,剩余一成三十人左右才由各地私立公学和私人授课的学子们瓜分。而云洲书院能一口气占三个名额,将近十分之一的概率,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他们每说一句,周围便会响起一阵惊叹之声,其中不乏羡慕向往,他们也越发飘飘然。

以前是师兄们的风光,要不了几年,接受万众瞩目的就该是他们了!

谁知黎姝却压根儿不顺着常理出牌,“据我所知,你们云洲书院学生数常年维持在一千六百人上下,但连举人加进士、同进士,每三年也不过才区区十几人,按你们考不上就不必读书的说法,剩下一千五百多人干脆回家种地算了!”

“举人及以上可为官,秀才又如何?顶了天不过当个教书先生,胡乱混口饭吃,更多的还是被人养着呢。”

被人养着……魏冬青等人被她说得脸都青了,围观百姓却深有同感。

都知道读书好,可为啥读书人这么少?最大的原因还是读不起啊!

一刀纸就要几十文,练字不够几天挥霍的,可却够一家老小买米买菜……

普通百姓家但凡有一人读书,至少要有三个壮劳力供应他的开销,且还不知什么年月是个头。穷秀才穷秀才,一不能为官做宰,二不好就地经商,不上不下的吊着,还不如是个白身哩!

魏冬青咬牙切齿道:“我们必定能中!”

“对,至少也是个进士!”

“落榜之前每个人都这么说,吹牛谁都会,等中了再来说教!”黎姝嗤笑道,“退一万步说,就算考上了,也劳驾你们瞧瞧年纪,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得就是你们这些只知整日死读书却不知世事艰辛的人了。考取头几名入官学,好歹还有廪银、贡米可拿,但你们呢?云洲书院每年的束脩就要五十两吧,银子从哪儿出?”

云汇府一个普通五口之家一年总收入也不过折合白银三四十两,想送孩子进云洲书院的话,那是真要砸锅卖铁的。

旁观的百姓们刚一听到这个数目,便齐齐倒吸凉气,“好家伙,一年束脩都够买几亩肥田了!”

“养不起养不起……”

听到这里,黎姝眼底的讥讽几乎要喷出来了,“十年寒窗苦,其实何止十年?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几人不是吃别人的、喝别人的?一家几口刮骨熬油供应一个……你们自己赚过一两银子吗?”

“我们女学也读书,可学的是做人的道理、活命的本事!大家入学才一年,可大多赚过钱了,非但不必家中供应,偶尔还能替家里饭桌上添个菜呢!”

“别说的什么日后为官做宰造福天下的空话,谁不知道官难做?成人后不能供养父母是为不孝,先让自己的爹娘妻子吃饱穿暖再说吧!”

她曾有个表叔,从小就发誓要读书科举出人头地,一大家子都供应着。结果那一读就是二十多年,银子花了足足几百两,连个屁都没读出来。祖孙三代十多口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四处举债,至今欠着她家八两半没还,眼见着此生无望。

少地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