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999)
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秦安县虽穷,程卿却不穷。
这种方式新奇有趣,又相互竞争,有学生说推广种药材,这个学生家开着县里最大的药铺。
其实秦安县原就有人种药材,不过零零散散不成规模,县里药铺卖的药材,多由外地运来,或者是本县的采药人在农闲时去野外采来,采药为生的人,都比种药为生的人多。
去药铺问一问,可以知道药铺最近缺什么药,野外的药材都是天生天养并不费什么成本,但自己种药,种出来药铺不收怎么办?
“种药材可以,但秦安适合种什么药材,哪种药材收获周期短,价值高,种出来还不愁销路,你们同样要交报告给我!”
调研报告怎么写,程卿回县学了还要教一教,她想看到的报告是有数据支撑,而不是一堆文绉绉的套话、废话。
胡小郎灵光一闪:“老师,种止血生肌的药材不愁卖,西北不是在打仗么!”
这就是去兰州城见过世面的好处了。
从小磐在兰州城受尊重的情形,可以想象战争造成了多少伤员,要治伤,除了大夫,还离不开药材,胡小郎觉得止血生肌的药材肯定能卖出去。
家里开药铺的学生使劲点头,也有些激动:“胡师弟说的没错,止血生肌的药材一直都在涨价,家父前些日子还在抱怨进货难。”
只有稀缺,才会涨价。
程卿给了两人一个赞赏的眼神,胡小郎激动的浑身发颤。
“那这份调研报告,你可就要好好写了。兰州城那边军队的需求有多大,种出来的药材通过什么渠道卖去军队,你都要打听清楚和想明白!”
小小的肩膀,要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胡小郎咬紧牙关点头。
有一个好的老师真是太重要了。
胡小郎没信心能把种出来的药材卖给军队,他甚至连怎么种药材都还不懂,但他有程卿的鼓励。
程卿在兰州城有人脉,若是秦安县种出了高质量的药材,销路其实还真不用太愁。
立刻有几人围着胡小郎和药铺少东家,想加入种药材调研小组。
有了这两个小组开头,剩下的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
程卿指了指前方,让荣九陪她一起走走。
“你一路跟我到京城,又从京城跟到西北,秦安县形势不明时,你没有一走了之,这么长时间,足以证明你是真的想改过自新,做出一番事业。荣九,你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吗?想要权,还是想要钱,又或是像俞显一样投身行伍,你选定了路子,我才好帮你。”
要权就得做官。
要钱便经商。
程卿比较讨厌做了官特别想捞钱的人,权钱都想要,咋不上天呢!
荣九想到邺王府前的冷遇。
想到俞显对他的敲打。
想到何婉的纸条。
想到在石府后院熬日子的姐姐荣玉娘。
想的越多,眼前的迷雾就散得越多,荣九冲着程卿作揖:
“我想做个人物!”
做官不一定让人看得起,经商更是被鄙夷。
程卿的官不大,程卿却能和邺王萧云庭来往,和俞显做朋友,围绕在程卿身边的都是“人物”,那程卿自然是一方人物!
荣九知道自己在科举上不可能有太高建树,他可以勉强考个举人,挣扎着考个进士,但永远都不可能取得程卿这样的成就。
经商也是。
扬州荣家就够豪富了,但照样要在官员面前低头,要拍石总督的马屁,得不到官员的尊重。
荣九既不要权,也不要钱,不是他高风亮节,是这小子有点贪呀。
他要真成一方人物,那还会缺银子缺权吗?
程卿想了想,正色道:“我还真有条路指给你,能不能成要靠你自己,你要当‘人物’,那就得承担风险。”
什么样的风险?
九死一生的风险!
萧云庭继承亲王爵位前,在京城当了多年人质,险象环生,不知多少次濒临死亡危机。
俞显统管援军前,是被人瞧不起的朝廷鹰犬,如果兰州城危急时,俞显不带着锦衣卫站出来御敌,就算是孟怀谨登基,统管援军的权力也绝对落不到俞显头上。
没有谁轻轻松松就能做个“人物”!
第735章 :做个私盐贩子!
程卿给荣九的建议是干荣家的老本行:贩盐。
荣九最开始跟来西北时,程卿不信他,觉得荣九是为了西北的盐矿而来。
现在程卿却主动劝荣九“贩盐”,这固然是程卿对荣九改观了,也因程卿所说的贩盐,并不是给荣九批了盐引,让荣九躺着就把银子赚了。
“没有盐引,没有官府的认可,你要舍掉荣家九少爷的身份,从此做个私盐贩子,你该效仿的对象是崔老爷!你要能做到像崔老爷那般,在敌人的地盘出入自如,让敌人信任你,甚至要比崔老爷做的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