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976)
有人走蜀王的门路,想当毓章太子的嗣子,蜀王却端起了架子,不见那些让他帮忙的人,惹得宗室里也有人骂蜀王,倒是老人们看得更明白,湘王都自请去封地了,蜀王更该懂得明哲保身呀。
看出了新皇的态度,还要和新皇对着干,蜀王怕是嫌命太长了。
——蜀王这么识趣,为何不学湘王自请去封地以表忠心,外人也琢磨不透蜀王的心思。
程卿最后交给宗人府的人选,出乎宗人府的意料。
“荥阳郡王?”
“不错,就是荥阳郡王。”
宗人府心想,荥阳郡王根本就不缺银子用,这么大个好事落在荥阳郡王头上,以后又有银子又有亲王爵位,多少人会嫉妒到眼红?
宗人府腹议归腹议,也不会拦着程卿选荥阳郡王。
说是程卿选的,可能就是听从了皇上的吩咐,如果皇上决定了这事儿,那荥阳郡王过继一事基本成了定局,人家注定要当亲王,何必要得罪!
宗人府走个过场,将程卿推荐的过继人选上报,孟怀谨看着折子会心一笑。
程卿最终选择的,就是他看好的人选。
过继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荥阳郡王的父亲老秦王和老王妃都已去世,嫡兄继承了秦王爵位,兄弟俩原也没啥矛盾,现在凭空落下个亲王爵位到庶出的弟弟头上,荥阳郡王的嫡兄没有反对的道理。
秦王不仅不反对,还派人快马报信,劝弟弟荥阳郡王同意。
这事儿除了荥阳郡王自己有点别扭,完全没有任何阻力,荥阳郡王成了毓章太子的嗣子,被封为淮王。
孟怀谨特许淮王留居京城,不必离京。
淮王完成过继和承爵的大礼后,上门拜访程卿。
程卿当初不选他当姐夫,现在却选他当毓章太子的嗣子,淮王有点不懂。
“下官推荐王爷,正是因为王爷是个富贵闲人,过继一事对王爷来说是锦上添花,王爷没有太强的功利心,想来不会辜负陛下的期盼。”
这说的都是场面话。
不选淮王当姐夫,是因为不愿意让自家姐姐成为太后拉拢淮王的棋子。
现在尘埃落定,孟怀谨当了皇帝,程卿自然要为孟怀谨考虑,太后既然信任淮王,让淮王当毓章太子的嗣子,大大降低了将来的风险。
淮王的确如程卿所说,只想当个富贵闲人。
淮王来见程卿,除了不懂程卿为什么要选他承嗣,还要请程卿帮个忙。
“不知程大人可愿陪小王去梅府走一趟?”
程卿发誓自己没有眼花,说这话时,淮王脸红了!
——你个大老爷们儿,脸红个屁呀!
第718章 :由怜生爱,因爱生敬
淮王请程卿同去梅府,是要请程卿作伴去梅府提亲。
程卿现在确认了,程慜出嫁当日,淮王是在看梅蒹葭而非何婉。
一眼定终身?
淮王并非如此轻率。
在程家喜宴上惊鸿一瞥后,淮王的确被梅蒹葭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所吸引,但在得知梅蒹葭身份后,淮王没有进一步行动。
他不是嫌弃梅蒹葭和离身份,他自己就是鳏夫,哪有资格嫌弃梅蒹葭。
只是淮王当惯了富贵闲人,不想争权夺利,想到梅大人已入阁,还是内阁中最年轻的一位大人,淮王对与梅府结亲有顾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淮王不缺银子花,有爵位,不眷恋权势,对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挑妻子不图女方家世背景,只愿夫妻俩能琴瑟和鸣。
这样的女子,大多出自书香门第,清贵之家。
所以太后当初做媒,一听是程卿的姐姐,淮王立刻同意了大半。
那时候,程卿虽已经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但要在官场混到位极人臣,怎么也得二三十年功夫,淮王还真不是图程卿未来的前程,是程卿“六元及第”的名头让淮王心动。
结果六元及第的未来小舅子,愣是没看上他。
程卿两个姐姐相继出嫁,淮王只能保持风度大方祝福。
梅大人和程卿不一样。
程卿是还没熬出来的,梅大人是已经熬出头了,淮王担心自己靠上去,有个权柄日重的岳父,离富贵闲人的日子会越来越远。
得知了梅蒹葭的情况,淮王的一点绮思被压下。
但老天爷像是在耍弄淮王,淮王没有后续行动,程家喜宴之后,反倒是让他频频偶遇梅蒹葭。
梅蒹葭并没有因为和离身份就自觉丢人,梅夫人会带着梅蒹葭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男女宾客分席而坐,淮王都能和梅蒹葭巧遇,见了三五次,淮王都不禁要怀疑,这可能是老天爷对他的某种暗示——男人么,不管年龄,不论身份,或多或少都有点自作多情的毛病,淮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