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96)
齐延松脸红的像猪肝。
他送香露这事儿就写在信里呢,想辩驳都难,诗诗姑娘都赞他有品位,说那香气好闻,必不是凡品云云。
齐老爷手痒,很想当众揍败家的儿子一顿,齐老夫人的拐杖却是真落到了齐延松头上:“你做甚要去奚落你表妹?”
嫡亲的表妹,待遇还不如青楼里的粉头儿,难怪程家咬死了要退婚。
送就送了,这样的信件又怎么能落到程卿手里?
老夫人是生气又失望。
程卿没提什么做妾的话,当着这么多人,那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程五老爷看了半天热闹,这时候才开口总结:
“这样的贵亲程氏高攀不起,齐二公子以后也不必提着礼物上门疏通关系,你便是能考入书院,别人都要疑心是程氏给你开了后门,为了彼此的颜面,齐二公子还是另寻名师吧!”
程五老爷是作证呢,证实齐延松的确干过想走后门进书院的事。
齐老爷喉咙痒,齐延松被众人指责也恼羞成怒:
“不就是一个书院吗,便是不去,我照样能考中功名。”
李知县皱眉,“姻亲失势就落井下石退婚,肚子里不见几分才华,花红柳绿的胭脂巷里倒受欢迎,这样的读书人若在本官辖内,休想考中秀才!”
程卿悬着的一口气顿松。
虽然事发突然,这退婚是她家占了上风,退婚处理的干净利索,齐家也没占什么便宜。
说起来都是她大姐可怜,遇到了这样的亲戚,还有个混蛋未婚夫。
有李知县裁定,还拿回了齐氏的嫁妆,这是齐氏留给女儿的,凭什么要便宜齐家——不过程卿心中仍有说不出的疑惑,齐老爷今天真像是主动上门人头啊!
第72章 :这笔钱谁也不能动
齐家人顶着骂声离开了南仪,程卿家收获了一大片同情。
程卿要感谢五老爷和李知县,五老爷摸着胡子没说话,神色不如从前热情,似乎还在生程卿的气,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
“什么叫宗族,宗族就是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族里哪家遇到这样的事老夫都会帮忙,也不单为了你。”
李知县也叫程卿别客气。
今天李知县也收获了许多赞誉,围观老百姓都叫他是李青天。
“明年你能考个秀才,就是对本官最好的报答!”
没有李知县,齐家不会那么轻易归还嫁妆,今日后,还得想想要怎么酬谢李知县。
程卿在县衙里把话说的漂亮,对着街坊们也是谢了又谢的,顺利退婚的消息早传回了杨柳巷,二娘和三娘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了程卿两人回家,一个劲儿夸程卿厉害:
“我就知道小郎不会让大姐姐吃亏!”
“齐家真是混蛋,明明能低调退婚,偏要欺负人……”
理由找的冠冕堂皇,不就是嫌程家落魄了么。
活该在衙门丢脸。
想害大姐嫁不出去,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齐延松都臭了名声,稍微讲究点的人家都不会同意把女儿许给他了,退了大姐的婚事,且看齐延松又能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
柳氏心疼女儿,揽着大娘子的肩头不放:
“你还有妹妹弟弟呢,还有我疼你。”
齐家人离开时,齐老夫人一步三回头,双目含泪,对大娘子很是不舍,大娘子都没心软,此时还反过来安慰柳氏,说这婚退的明明白白是好事。
程卿还在琢磨今天的闹剧呢。
说真的,她都没怎么发力事情就解决了,顺利的不像话。
信当然是从齐延松书房里翻出来的……可齐家人也太配合了吧?就像故意抹黑自身,也要完完整整把大娘子摘干净。
齐家,有这么好?
程卿把疑惑压在心里,大娘子要把那五千两银子交给柳氏保管,柳氏不肯收。
一家五口关上门盯着装银票的木匣子,除开程卿不算,这笔钱绝对是柳氏四人见过的最大数额。
程知远活着时是个穷官儿,死后一系列事更掏空了程家家底,柳氏这个前知县夫人都没管过上千两银子,何况是整整五千两!
“小郎,这钱谁也不能动,这是你大姐生母留给她的,是你大姐以后的依靠……”
柳氏先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就怕自己生的三个孩子会起贪念。
柳家不如齐家豪富,柳氏嫁给程知远当续弦嫁妆少的可怜,五千两银子,把柳家放油锅里炸十遍都凑不出来。
柳氏没多少嫁妆,自然分不了多少给亲生儿女,但也不能因此就去觊觎丈夫原配的嫁妆。
等二娘,三娘出嫁,家里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柳氏就怕两个女儿会和大娘子攀比,最后连姐妹之情都没了!
“母亲,我日后的依靠不是银子,而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