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682)
这一场刺杀,端是阴狠毒辣,为了让五皇子死,可以将整个赈灾队伍若干条人命一起收割!
程知绪点头:“不错,刺客的兵器有问题,所有受伤的人相继出现时疫症状,御医和你带出京城的大夫们都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御医要救五皇子,医馆大夫们说只救五皇子是白救,大家和染上时疫的人同行了一日,谁也跑不掉。”
关键时刻,是五皇子当机立断,要求将所有感染时疫的病患一视同仁救治。
已经有症状的,先集中在一处乡下庄子,派人照顾治疗,让时疫不会继续扩散。
尚未有症状的,同样要连服几日药剂,将染病的可能性降低。
五皇子将其他染病的军士留在庄子治疗,叫崔彦上了自己的马车,两人同车同行,吃喝拉撒都在马车上,不再接触其他人,一直到了五河县,征用了县衙后,五皇子与崔彦搬到了县衙旁的民舍中。
说到此处,程知绪顿了顿,“你总结的防疫法子不错,第一批感染时疫的人包括五皇子在内,都是被刺客所伤的,后来也有十几个军士陆续发病,都是照料伤者时没做好防护措施的,时疫并未大规模扩散。”
如果程卿所说在虹县歼灭近万长巾贼是真,那就是两份功劳了。
这次南下赈灾,大出风头的竟不是五皇子,而是程卿?
程知绪肯定是心情复杂的。
程卿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县衙隔壁。
五皇子还算有情有义,没有把崔彦和染病的军士们抛下,在程卿心里也是很加分的。
程卿说了淮安城被围攻一事,程知绪已经知道了。
“石总督已派人到了五河县,不日还要亲自前来见五殿下。”
“那五殿下的病情——”
“只盼着在石总督到五河前,殿下已经痊愈了。”
程卿若有所思。
为什么不能让石总督知道五皇子染了时疫?
是怕走漏了消息,造成五河县人心惶惶,还是有别的顾虑。
程知绪同意程卿可以隔着墙问问给五皇子、崔彦二人治病的大夫,程卿摇头,“还是先交接粮食吧。”
程卿运两万石,俞三运五万石,又从长巾贼营地里抢了一万多石,不过程卿留了一万石在虹县,最终带到五河县的是七万多石。
“你去见大夫吧,交接粮食一事,我可以办。”
俞三忽然出声。
程卿有点诧异。
俞三一直看崔彦不顺眼,没想到这时候忽然大度……果然不能用老眼光看俞三了。
俞三要帮忙,程卿也没太矫情,“谢谢,那就劳你多做些。”
若不是当着程知绪的面,俞三肯定要与程卿调侃几句,有程知绪在,俞三的态度就一板一眼的,并不想让程知绪窥探到异样。
俞三天不怕地不怕,已经接受了自己心仪程卿的事实,自然不怕别人议论。
但他猜程卿肯定很抗拒。
本来程卿就还未对他产生同样的感情,再被别人一说,更要躲着他走了!
程卿匆匆走了。
俞三和程知绪交接粮食,又出面将何家祖孙安顿在县衙附近住下,何老员外和程氏二房比邻而居,程知绪见了何老员外都要称一声“何老丈”,何况现在淮南被长巾贼占据,何家祖孙知道一条进入淮南的隐秘道路,又有何家捐赠两万两银子赈灾一事在前,程知绪于情于理都要亲自见见何老员外。
老爷子自来古道热肠,并不怕程知绪这吏部侍郎,见了程知绪就劝他要有长辈的气度,不管二房以前和程卿有什么矛盾,眼下大家齐心办好差事活着回去才是头等大事……这是怕程卿在程知绪手里吃亏呢。
程知绪很是无语。
自己脸上写着“坏人”两个字?!
俞三表面上是忙着交接粮食安排琐事,其实已经和五河县的锦衣卫密探联系上了。
程卿和五皇子将五河县定为据点后,运粮的队伍还未到五河,已有大批锦衣卫密探赶到五河县潜伏。
程知绪是不是说真话,俞三得自己问了才信。
还有这一路发生的事,得把消息传回京城。
一个五河县的衙役,站在俞三身边,和俞三对接了暗语。
“卑职见过百户大人。”
俞三单刀直入:“长巾贼的兵力、首领,还有那个神秘的军师,你们查清楚几分?”
第505章 :不惜一切代价擒下!(1更)
衙役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外人看了会以为是衙役在拍俞百户的马屁,实则衙役嘴里说的话再严肃不过:
“属下等人查到的长巾贼兵力有十万左右,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有一部分长巾贼假扮成流民散落各地,这部分人手很难统计。”
“首领叫李丁山,濠州人士,自封为‘李天王’,又把几个手下封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