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393)
哪知杨大少爷因为一场急病去了,杨戴英在侯府里的位置马上有了变化。
那时候长兴侯府和梅家已经交换了庚贴,若不是梅氏守母孝,杨戴英又死了祖母,接连两场丧事让两家推迟了婚期,梅氏早两年就该嫁入侯府。
杨戴英放弃了科考的路子,再娶翰林之女就有些鸡肋。但梅氏无错,杨家也不能无故退婚,杨戴英本人也不愿意做毁诺之人。
何况岳父梅大人已经做了小十年翰林了,没准儿哪天就直接跳到六部,或者干脆进了内阁…一路胡思乱想,杨戴英已经到了自己和妻子住的院子。
梅氏进门一年,暂时还未有孕,出了脾气硬些,杨戴英对妻子还是很满意的。
因为梅氏不是大字不识的无知妇人,作为翰林之女,梅氏不仅通文墨,琴棋书画皆有涉猎,有妻如此,杨戴英的小日子过的很幸福。
故而掀开门帘,一见梅氏穿了件家常的薄袄在炕上看书,露出一节白藕般的手臂,杨戴英就心中一荡。
“蒹葭在看什么书?”
梅氏笑道,“不过是打发时间的闲书,忘了时辰,没能去接相公,莫怪妾身。”
梅氏放下书,婢女们端来了热水,梅氏给杨戴英递了帕子,杨戴英把热乎乎的帕子搁脸上敷了会儿,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梅氏看他辛苦,又让人赶紧拿点心来。
杨戴英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回到家就被亲娘抓住一通抱怨,世子夫人只顾着念叨儿媳的愚笨和程卿的恶形恶状,都忘了关心杨戴英冷不冷饿不饿。
还是梅氏心里有他,只关心他这个人,没有说婆母的坏话让他左右为难。
杨家没分家,又有长辈在,一大家子是一起吃饭的。
杨戴英吃了些点心垫肚子,与梅氏一起去正房。
这一晚,世子夫人心中有气,将梅氏使唤的团团转,从开膳就叫梅氏布菜,最后还是老侯爷看不下去,发话让梅氏坐下吃饭,要不这一顿饭吃完,梅氏都没机会沾着凳子坐一坐。
这样一通折腾,等梅氏拿起筷子时,桌上的菜差不多都冷了。
大户人家用荤油炒菜,冬天菜冷的快,一桌子大鱼大肉都凝结了着厚厚一层油,梅氏一点胃口都没有,勉强喝了半碗素汤。
吃完饭还不算完呢。
世子夫人说自己胸口闷,让儿媳妇去侍疾。
寡居的杨大奶奶自告奋勇要照顾婆母,被世子夫人拒绝了:
“知道你孝顺,可你还要照顾孩子呢,快回屋去吧,别把孩子们冻着。”
得,嫡亲的儿媳妇一共就俩,杨大奶奶要照顾孩子,梅氏不用,自然得由梅氏顶上。
杨戴英极为心疼,但百善孝为先,母亲点了名要梅氏去尽孝,杨戴英也拦不住。
若不让世子夫人这口气发出来,梅氏的日子轻松不了。
伺候婆母倒没什么,梅氏虽然觉得今日比较疲惫,仗着自己年轻还能撑一撑。
这一晚,世子夫人就没让梅氏睡觉,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如厕,一时嫌水烫了,一时又说水凉,不管梅氏怎么做都是错。
就这样折腾大半夜,梅氏眼下已是一片青。
快天亮时,世子夫人歪靠在床上,忽然与梅氏拉起家常:
“你嫁入杨家也有一年了,肚子还没个动静,我这里有两个可心的婢子,你领回去伺候戴英。你男人在外辛苦,你也该懂事些早早张罗好,还要我这个做婆婆的提醒……”
一年没怀孕,婆母就要往她和丈夫中间塞两个通房丫头。
故意选这样的时机,自是要给她一个教训,给她立规矩!
梅氏觉得疲惫从身体的四肢百骸涌起,小腹有点隐隐的抽痛,下身有热流涌出。
掌灯的婢女吓得惊呼:
“血,二奶奶,血……”
第291章 :一家愁,一家喜(3更)
承平九年腊月二十,长兴侯府的二奶奶梅氏不慎小产,没了刚满两个月的身孕。
等梅氏再有知觉时,她已躺在了床上,侯府请来的妇科圣手给她把完脉,又开了药。
“二奶奶还年轻,孩子还会有的。”
大夫这样安慰杨戴英。
杨戴英眼眶红红的,将大夫送出门才折返,坐在床边拉起梅氏的手。
“蒹葭,你别难过,大夫说了,我们还会有孩子的。”
还会有孩子吗?
梅氏把手从杨戴英手里抽出来,放在小腹上。
平坦的小腹一点异常都没有。
那里曾孕育过一个小生命,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偷偷到来,尚未察觉时,又离开了她。
世子夫人一番折腾,把自己的孙儿折腾掉了。
说来也讽刺,在梅氏所怀的正经嫡孙滑胎时,世子夫人正要给梅氏和杨戴英中间塞两个通房膈应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