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196)
程蓉的家书更多是慰问父母,为什么得封县主的事简单几句带过。
原来她救驾有功,救了却不是圣驾,而是在大慈悲寺为救太后受伤,太后出宫礼佛遇险,被程蓉奋不顾身相救,感动极了,事后让皇帝封了她做县主。
有俸禄无食邑,县主的封号虽好听,却也不是什么难以承受的恩典,请父母不必担忧。
这还不用担心?
一开始是李氏夜不能寐,如今换五老爷担心到睡不着觉了。
“女儿进京,多得孟状元照顾,前尘种种,已不再介怀。”
程蓉的信上还写了这么一句话。
五老爷寻思着,程蓉救太后的事里,应该还有孟怀谨掺和一脚。
孟怀谨上次有信都写给程卿,五老爷就把程卿叫来问话,又把程蓉的信给她看。
程卿看完信,斟酌着开口:
“孟师兄并未来信告知,不过蓉姑姑封了县主,是否就不用嫁皇子了?”
一下把五老爷都说愣了。
程蓉封了县主,自然还是程家的女儿。
但皇帝若有意选程蓉做儿媳,那程蓉救了太后,皇帝顺水推舟下旨赐婚的可能性最大。
皇帝封了程蓉当县主也没赐婚,程蓉当选皇子妃的可能性就极小了!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五老爷心下一松,到底是担心女儿,让李氏快快上京,又嘱咐程卿和孟怀谨多联系,程卿都应了。
若不是程卿学业舍不下,五老爷其实有意让程卿和李氏一起上京的。
程卿离开五房也在想这事儿。
——听起来,孟师兄似乎混的很不错啊!
……
京城。
萧云庭也在发着和程卿相似的感慨:
“孟怀谨,你真是大方,本世子为你准备的青云梯,你拱手让给了别人,相识多年,我却不知你如此怜香惜玉……既如此,你当初何不娶了那程氏女?”
第145章 :婢女埋祸根(1更)
萧云庭带着笑。
熟悉他的人却知道,萧世子的笑代表事情很严重。
比如此刻,萧世子的信重的婢女小蓟就大气都不敢喘。
唉,孟状元怎能做出这种事呢,辜负了世子的信任……小蓟在替孟怀谨担忧,也在责怪孟怀谨,世子身体不好,孟怀谨还这样惹世子生气。
婢女的腹议没人知道,被萧云庭指责,孟怀谨并没有恐惧的姿态。
“您安排的青云梯,我一直是拒绝的,就是不把机会让给程蓉,我也不会去救太后。”
他寒窗苦读多年,不需要靠这样的手段上位!
远香近臭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萧云庭在京城,孟怀谨在南仪时两人隔的远并无多少矛盾,等孟怀谨到了京城,和萧云庭的摩擦就增大了。
萧云庭一些做事的手段,孟怀谨并不赞成。
就像利用太后做筏子,以救驾之功脱颖而出。太后今年都是年近七旬的人了,萧云庭动手之时没有半点顾虑,这人的心太狠了,太后一直还挺疼爱萧云庭。
孟怀谨此前拒绝过,萧云庭没当一回事,孟怀谨才直接把程蓉推了出去,萧云庭就是这样的性格,一定要到这样的地步才知道孟怀谨并非在说笑。
萧云庭盯了孟怀谨半晌,终是嗤笑:
“你读圣贤书是为了科考入仕,而不是让你像圣人一样有高洁的品行。你觉得自己欠了程氏,所以要帮程蓉,你不愿意娶程蓉,是怕程蓉嫁了你,本世子就能通过你去拉住南仪程氏……南仪程氏在本世子心中的份量还没那么重!”
萧云庭提起南仪程氏是轻蔑的语气,孟怀谨也不揭破。
南仪程氏不重要吗?
程氏从前朝起就耕读传家,代代都有子弟出仕,走的是纯臣忠君的路子,虽没有泼天的显赫,却有底蕴也有声誉,族中子弟加上将来从南仪书院科考入仕的学生,会像蛛网一样渗透到大魏的各角落,是一个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家族。
若不重要,萧世子何必两次前往南仪!
若不重要,也不会有皇子想娶程蓉了。
孟怀谨没有戳穿萧云庭的心思。
他很认真看着萧云庭:
“您可能弄错了一点,我可以为您做事,因为您能给我有价值的回报,我尊重世子,是尊重邺王府多年来戍边守疆的赫赫战功,但孟某只想做人,不愿意做邺王府的狗。”
婢女小蓟脸颊泛红,那是因太气愤所致。
然而她却不能像呵斥程卿一样去呵斥孟怀谨大胆。
孟怀谨不是程卿,他是承平七年的新科状元,初入翰林院就是从六品修撰,这是极清贵的官职,小蓟一个婢女无品无级却不好公然呵斥孟怀谨——何况孟怀谨才学渊博,又有一张赏心悦目的脸,当今天子极为满意孟怀谨这个状元,初入翰林院是从六品修撰,上个月天子还给孟怀谨派了个给萧云庭讲学的差事,又顺手将孟怀谨擢升为正六品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