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148)
和崔彦合伙贩货?
那肯定是赚钱的。
但赚的是本属于崔彦的利润,是她厚着脸皮从崔彦手里掏钱——这事儿从前做一做倒没什么,自从崔彦为她费力奔走后,程卿可是把崔彦升级成了真朋友。
真朋友就不好占便宜了,时间一长朋友的交情肯定会没,要合伙做生意,她得拿点真东西出来,崔家有销货的渠道,她有想法有技术,这才叫势均力敌的双赢合作模式。
程卿话只说一半,崔彦心里像有猫爪子在挠。
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唉,他怎那么贱呢,程卿要和他一起做生意,他居然比过了县试还激动。
不过崔彦猜错了,程卿并没有拿大娘子那五千两嫁妆银入股的想法。
程知远沉冤得雪后的第二件好事,就是有人愿意把武新镇的田地卖给程家了。就在程卿名下小田庄的旁边,零零碎碎的几块田地拼起来足有三百多亩,程卿和大娘子商量后果断买入。
田契暂时登记在程卿名下,这不是程卿想把大娘子嫁妆据为己有,是因为田地放在程卿名下能少交税——程卿如今还享受不到这待遇,等她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就可以让一部分田产少交税,一部分田产直接不交税。
若当了举人,能免税的田产面积更多,这也是诸多举人发家致富的途径。
这次买的是大娘子的嫁妆田,没有嫁妆田记在她名下的道理,这一两年时间大娘子就要嫁人,免不了多少税将来还麻烦,程卿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大娘子弯了眼睛笑:
“姐姐听小郎的,有合适的人就嫁,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也不急,我就在家学着打理田产,小郎你会赶姐姐出门吗?”
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么,就因为一个齐延松渣,大娘子居然不想嫁人了。
不过这也挺好的。
大娘子又没把话说死,遇到合适的人还是愿意嫁的,这心态很好,别管古代还是现代,女人盲目恨嫁时更容易受骗。
程卿当即拍着胸脯表示在婚嫁上绝对尊重大娘子个人意愿。
大娘子眼睛更弯了:
“……小郎你真好!”
第110章 :做好事不留名,悔不?
程知远下葬后几天,程卿回了南仪书院。
因还没过府试,她不算‘童生’,此次回书院她和崔彦仍在丁九班。
等俩人过了府试,就该升到丙字班了。
掰起指头算,距离府试还不到一个月,府试以后,整个丁字班都会大洗牌。过了府试的升到丙字班,没过的则继续留在丁字班。院试以后,则是丙字班大洗牌,考中秀才的就能升入乙字班——俞三在丙字班,程珪在乙字班,崔彦摸摸下巴:
“那我们岂不是要和这两人当同窗?”
“你害怕?”
“……怕个屁!俞三这次回书院,看起来老实多了。他之前一直骂你是犯官之子,又诋毁程伯父的声誉,你家接了圣旨,俞三的脸都被打肿了!”
程卿憋笑,崔彦在努力减肥,体重是轻减了,内心却膨胀了!
从前和她来往都要避着俞三,生怕得罪知府公子。
现在居然敢这样说俞三,可不就是膨胀了嘛。
俞三的确是回到了南仪书院。
俞知府没有公报私仇收拾程卿家,程卿得领这个情。
县试最后一场,虽不知俞三为何要帮她,事实上也的确是俞三把捣乱的那家人扭送到县衙去。
综上种种,程卿也不好继续态度强硬,程山长问她意见时她也没反对,俞三这个失学少年重返书院,眼下对她是避让的。
程卿觉得俞三不是痛改前非了,而是从前用来攻击她的言论都站不住脚,俞三无奈歇菜。
她既不是贪官之子,也没想过上二房打秋风。
反倒是二房一直找她麻烦。
这事儿,已经不是秘密,在县里已人尽皆知。
程卿不肯让步,五老爷和程知绪也似有矛盾,这次没帮二房遮掩,反是挑破了脓疮——就在程知远下葬后,李知县就把这案子提出来审,去二房传唤周嬷嬷,发现周嬷嬷得了恶疾病死了,据说周嬷嬷的恶疾有传染性,她的尸身被烧成了灰,随身的物品也一并烧没了。
而周嬷嬷的二儿子也不见踪影,二房说当了逃奴。
朱氏心绞痛的旧疾犯了只能卧床休养,李知县也不能让衙役把朱氏强行拖上堂,朱氏身上毕竟有五品宜人的诰命。
李知县就派人站在院子里高声询问:
“周嬷嬷和程卿何时结仇?”
“周嬷嬷雇人破坏程卿县试,朱宜人可知情!”
“周嬷嬷得了什么恶疾,请的哪家大夫,脉案在何处……”
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朱氏在床上冷汗淋漓,还是程知绪忍无可忍,摆出官员派头将县衙的人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