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沐讨厌香菜。被他戳穿,她会捧着碗,一双清凌凌的大眼睛盯着他,也不心虚,还理直气壮:“皇叔应当为孤分忧。”
他挟起自己碗里的香菜,作势要塞回她碗里:“分忧,不是分香菜。”
“香菜就是孤的忧……不准过来,不准!”
她把碗举得高高的,就差放在旁边的花架上了。虽然摆出凶巴巴的样子使劲瞪他,但她眼睛亮晶晶的,分明又有兴奋的笑意。
渐渐地,太后身边的人和他熟悉起来以后,就告诉他说,阿沐以前总是孤孤单单,现在有了算是同龄的玩伴,她其实很高兴。
他不大信:“阿沐没有旁的兄弟姐妹?”
民间普通的百姓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皇室怎么可能没有?
但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宫人们总是微微色变,摇头不语,似乎这是个禁忌。
还是太后听说他问了这个问题,就将他叫过去,亲口告诉他:“哀家只有一个女儿,就是今上;今上只有一个孩子,就是阿沐。”
他那时还不能完全掩饰内心的桀骜不驯,就很直接地问:“阿沐没有亲的兄弟姐妹,那堂的、表的呢,也没有?”
太后正坐在书桌后,戴着一副眼镜,仔仔细细地批阅奏章。朱笔在素色宣纸上圈圈点点,落下一个个权力的印记。
过了一会儿,那位老人才搁下笔、摘了眼镜,又眯起眼睛来瞧他;那些属于老年人的皱纹聚集在她的眼周,却遮掩不去她锐利的目光。
姜月章被她看得一凛。
太后察觉了,这才微微一笑:“阿沐何来‘其他兄弟姐妹’?先帝的兄弟姊妹不多,都被哀家该杀的杀、该贬的贬。便是剩下一些血脉,又有何资格与阿沐作伴?”
“月章,哀家和你啊,就是阿沐仅剩的亲人了。”太后语气温柔,循循善诱,“所以,你会保护阿沐,是不是?”
那是一个温柔和气的笑,同永康城街上任何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都没有不同。但那笑也是截然不同的;一旦想明白,这个优雅温柔的笑容背后代表了多少腥风血雨,就会本能地战栗。
姜月章也……
不。
他的确战栗了,却是兴奋的战栗。
他向往那种腥风血雨。不是无端的杀戮,而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即便杀出尸山血海也要一往无前的气势。
他欣赏太后。
更何况,阿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岂不更好?有他就够了,而他也……
他也……更有把握将她变成自己的傀儡。
姜月章思忖着,心中躁动的渴望略略平息几分。他感到满意,于是行礼告退。
太后本来已经重新戴上眼镜、埋头批阅奏章,却忽然又叫了他一声。
“月章。”
“……臣在?”
“明天开始,你上午的课和阿沐分开上。”
他记得自己一瞬间就咬住了口腔内壁;些微的刺痛感,能够让他有效控制自己的表情。
他克制着,问:“为什么?”
“你们要上的课不大一样。”老人慢条斯理,并不正眼看他,唇角却像略略勾起,“阿沐是未来的帝王,她要学的是经世治国之道,而月章你……”
他站得笔直,绷紧浑身每一寸肌肉,才能冷冷问:“我如何?”
“你么,先从每天抄一百遍‘克己复礼’那一段开始。”
第82章 番外:克己复礼(2)(番外结束)
殷鉴斋里多了一位老师, 是专程教姜月章的。
对于上午课程分开学习,他表现得很平静,反而阿沐有些不舍。
她手里拿着笔, 从三楼跑到二楼,不管不顾地打断他的课堂, 问:“为什么皇叔要上别的课, 皇叔不是我的伴读吗?”
新老师也是朝廷有品级的大臣, 据说是诗书世家,精通繁文缛节, 说话也文绉绉的。姜月章本来就听得不大耐烦, 有阿沐打断,他自然没有不乐意。
说不定还能利用阿沐, 让太后改变心意。
他就略垂下眼眸, 他知道自己这副表情会显得忧郁, 天生叫人心软:“阿沐,我也愿意一直当你的伴读, 但……这是太后的意思。”
他料想阿沐应该会不高兴, 至少会为了他去找太后抗议一二。这段时间他们相处不错,不是么?
谁知道,阿沐一听, 立即毫无异议:“既然是皇祖母吩咐的,那一定有皇祖母的道理。皇叔你好好学, 我也回去啦。”
她又跟老师打了个招呼,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他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险些将手里的笔给捏断。
为他授课的老师摇摇头, 声音压着一点笑:“定海王,继续吧。看来, 太后她老人家要微臣教定海王何谓礼、何谓仁,是很有道理的。”
他抬起眼,盯了那山羊胡须的中年人一眼:“老师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