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323)
房间里面,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只有刚才端南瓜子过去的小蘑似乎年纪最小。
文岚蹑手蹑脚走到小蘑身旁,只见她先用剪刀剪出雏形,此时正在用刻刀细细刻出鲤鱼娃娃额间那一丝丝细发。
这画与传统春画似是非是,同样是肥胖可爱的小娃娃,衣服上的花纹却似乎比年画上面要复杂许多,鱼尾巴上的纹路更是绚丽而复杂。
见文岚好奇地踮起脚看个不休,小蘑也不嫌麻烦:“这个,你跟说的那个年画有点像,但不是一回事。我们这个叫做点染剪纸,你瞧这娃娃的袖口是不是很多小面积的阴刻,而这袖子和鱼身却基本没有什么刻画,是不是觉得有点单调?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刻好之后,还要再染色。用白酒加上品色调出各种颜色,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用笔慢慢点染上去,就会非常漂亮了。”
“那岂不是很麻烦?”一幅就需要这么多工序,一个人做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钱。
“嗯,当然麻烦。可是,现在那么多人会剪纸,如果你的东西太简单,人家完全可以自己做,何必花那个钱来买你的呢。再说,实话告诉你吧,像我这样做惯了的,一般都是几张一起剪,到了比较精细的部分,才分开一张一张慢慢加工。”小蘑的手指往连着的另外一个房间一指,“那边是做二道加工的,染色全部在那边。点染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其实我们一般都是几个人分工合作,一次叠上三四张,一支笔只染一个色,如果透色不够,那就反过来,从背面再染一次。像他们做惯了的,手脚麻利极了,很快就出活。”
“姐姐,你多大了?”文岚怎么看都觉得她跟自家姐姐差不多的年纪。
小蘑嘴里回着话,手下的刻刀片刻也不曾停顿:“翻过年,我就吃15岁的饭 。”
“那就是还没有满14岁呢,那你怎么不上学了?”文岚看着她伤痕累累的小手,忍不住替她感到惋惜。
“嗨,能为什么,不读就不读了呗。”小蘑扯出一个笑容,可惜,笑意根本没有到达眼角。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没钱读书啰。”放下手里的剪刀,旁边的大婶揉着手腕面带惋惜地说,“她妈妈生她小妹妹的时候,大出血没有救回来。她爸爸前年得了肺痨,不但干不了重活,还得别人伺候着。蘑丫头读书成绩再好,家里困难成那个样子,又怎么读得下去。不说别的,她奶奶年纪也大了,家里的伯伯叔叔也不能天天帮忙撑着这个家呀。”
文岚正在伤感,大婶忽然话音一转:“小姑娘,帮我们联系卖家的是你家里人吧?”
见文岚不明所以地点头,大婶热情的眼光立刻热得能够灼穿铁器:“小姑娘,帮个忙,让你家里多买点我们的剪纸吧。听说,那个关科长那边有个杂货店,生意超好,中秋的时候,我还让月英帮忙买过猪脚呢。你不知道,前两年年景不好,我们的剪纸都没人买,家家户户口袋空落落的。这要是能够多卖点剪纸,多分点钱,像小蘑这样的人家日子就好过了。”
文岚自然连连点头,因为这主意跟大家的想法一样。
“莲伯母,人家还是小孩子呢,那能掺和大人的事呢。”小蘑把刚剪出来的小牛和小鸟递给文岚,“小妹妹,这些送给你玩,大人的事情自然有大人们做主。”
文岚刚想说些什么,便听到关博睿的声音响起:“之前,我们已经试过,在香港的店铺里面,那些颜色比较绚丽又有艺术感的作品,比较容易得到客人的喜欢。像你们之前提供的那种填色剪纸,有两幅在宝安的时候就被香港老板买走了。”
“你说的那填色剪纸,款式真的不多,常乐乐,带着你的图纸过来一下。”门帘一掀,曾队长领着人走了进来。
一分钟后,常乐乐快步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叠纸。那些纸张两端还用硬纸板夹着,生怕日常翻动的时候不小心损坏了。
常乐乐把常用的模板放在清出来的桌面,另一头曾队长已经把箱子里剪好套色剪纸、点染剪纸和填色剪纸一并摆了出来。
见曾队长点头示意,常乐乐便逐一介绍不同剪纸之间的差异和工艺难点,顺便指着屋里的几位手工艺人介绍他们的擅长项目。
关博睿兄妹虽然有大概的认知,刚才又受了一番熏陶,但此时见到了那些成品和半成品后,才比较直观地明白自己要求的批量生产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如果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剪纸,我们附近几个村很多人都可以剪出来,你要的量再大,我们大家赶赶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手艺比较复杂的,例如这种填色剪纸,多了我们实在做不来。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卖来卖去,就那么几种呀。”常乐乐拿着自己好不容易琢磨出来的几种比较特别的剪纸,满脸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