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番外(573)
太子虽然在政事上和皇帝总有争执,生活上却十分孝顺,每天都会来陪皇帝吃顿饭,还会交代服侍的人,不许偷着给皇帝吃不能吃的东西。
且新太子做了太子之后,虽然立刻掌了权,却没有特意去提拔什么人,用的都是皇帝的人。皇帝没法,只能自己替儿子打算,把之前在云南、西北陪着太子一起做事的人都略微提了提,又把太子的岳父柳家也提了提,让太子脸上好看一些。
太子对这些一直淡淡的,给他就接着,不给他也不在意。他心里很清楚,现在提拔了,看起来都是自己人。等以后他继承大统了,又要防着亲近的人权力太大。既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刻意提拔亲属。
他一再跟皇帝说,朝廷官位,能者居之。德下而位高,朝廷危矣。皇帝气的又把他骂了一顿,老子是为了谁?难道是为了我自己不成!
孙皇后说的一点不假,皇帝就是属驴的,你越和他杠,他越喜欢,就要为你操心。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一点,提前一个小时完稿。天爷,裸奔太痛苦了。
话说大冬天吃羊肉锅子好享受啊,忽然期待能下场雪,就有理由胡吃海喝了,嘿嘿嘿嘿嘿~
感谢在2020-12-01 00:09:22~2020-12-01 19:11: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花不是猫 20瓶;半夏、柠檬树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4章 退皇位除夕蜜语
日月窗间过马, 在太子和皇帝的争吵声中,两年时间一晃而过。
这两年间,皇帝断断续续总是生病。他一病, 太子就要监国。
太子监国的时候, 往往是父子两个吵架最凶的时候。很多时候, 皇帝明明病的要死了, 太子都能把他气的从龙床上蹦起来, 拎着鞋子就去撵这个不孝子!
满朝文武都习惯了,皇帝上朝时, 太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虽然不是个应声虫,也很少提意见。就算有意见, 也是私底下提。众位大臣们也觉得私底下提意见好, 怎么打都是你们父子之间的事情, 要是在朝堂上吵起来了,那可太难看了,我们要怎么劝架啊。
真是的,做个官这么为难。
皇帝不上朝的时候, 太子一个人听证,处理事情的手法大多和皇帝一样,偶尔也会略有不同。庄大人和诚王现在都很自觉地退出一射之地,守好自己的本分。好在太子并不是个喜好弄权之人,他是真正在努力学习理政。
太子自小不受重视,虽然聪慧, 文采好,但缺少正统的君王教育,也没有得力的老师教导, 很多方面确实有所缺失。他深知自己的短板,从做了太子之后,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向朝中的大臣们虚心请教。
那些老大人们感动的热泪盈眶,多好的后生啊,这么勤奋,心系百姓,虽然脾气倔了一些,但心不坏啊。眼见皇帝身体越来越差,这帮老臣们铆足了劲,一定要教导出一个合格的储君来。
太子和他爹一样也是属驴的,他爹是那种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他是倔强又认死理。好在他在大事上听的进劝告,且并不是个死要面子的人。
做太子期间,他的生活被朝政和学习堆满了,东宫的妻妾们,除了柳王妃,其余人经常很多天见不到他的面。
柳王妃原说东宫再进几个人,连皇帝也透漏出了这个意思,被太子一口拒绝,他说他没时间陪女人,把皇帝气的又要打他。
两年已过,太子不再是刚刚入主东宫的那个太子。他沉稳了许多,惹皇帝生气的时间越来越少,理政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刚好,皇帝要满六十岁了。
太子的日子很节俭,这回却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要给皇帝办六十大寿。
皇帝哼了一声,“真难得,你居然要给朕办大寿了。”
太子看了他一眼,“父皇为周朝操心了这么多年,今年国库尚充盈,给父皇办个大寿,让普天下百姓都沾一沾父皇的福气。”
皇帝哼哼唧唧的,“办大寿多费钱,咱们一家子凑在一起,一人吃一碗寿面就是了。”
太子看了他一眼,“父皇,儿臣想着,皇祖母年纪大了,听说近来又病了。老人家喜欢热闹,儿臣年纪小辈分小,不然儿臣自己都想办一场,让皇祖母热闹热闹。”
太子心里主要是担心皇帝寿数不长,六十岁不办,他都不一定能等到七十岁。不过这话他不敢说,怕皇帝又要脱鞋子揍他!
皇帝这才停止了哼唧,“办就办吧,简单些就好。”
太子点头,“父皇放心。”其实皇帝多心了,就太子这种恨不得一文钱都贴到前朝的人,他也办不出奢侈的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