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番外(395)

作者:青云上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大皇子更坐不住了。难道说,父皇这是想试炼我们兄弟?看看老二能不能受得住打击?看看我会不会对因为老二没封王就看不起他?

大皇子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二皇子同样也猜不透。

这一天对二皇子来说,实在是太难熬了。所有开府的兄弟们都接到了圣旨,两个亲王两个郡王。他等到了天黑,也没等到圣旨,还是光头皇子一个。

二皇子彻夜未眠,他知道,明天开始,等待他的就是无数的流言蜚语。

二皇子把自己这一年多做的事情都想了个遍,他办差妥帖,做人得体,没有任何失德的地方,也没有做过任何不上台面的事情,不像老大,整日用妇人手段害人。

父皇,您真的是在锤炼儿臣吗?这锤炼未免也太残忍了一些。

百官们也集体沉默了,皇帝这一手云山雾罩让大家都傻了。

刘文谦当天通知两个女儿,约束好家里人,严禁和两个皇子有任何私底下的往来。

第二天上朝时,二皇子仍旧穿的皇子朝服,见到大皇子时,他拱手行礼,“臣弟见过恭亲王兄。”

大皇子看到二皇子身上的皇子服,很和善地拉起他的手,“二弟莫要客气,都是自家兄弟。”

二皇子笑得人畜无害,“皇兄,礼不可废。”

二皇子又给三皇子行礼,三皇子侧身没有受礼,四皇子也有样学样,五皇子不等二皇子行礼,他先拱手,“臣弟见过二哥。”

五皇子叫的是二哥,和过去的称呼一样,把爵位撇开了。二皇子什么都没说,拱手还礼。

整个早朝过程中,百官们的眼光总是不自觉地往几个皇子身上瞟。

皇帝也看了一眼几个儿子,没说话,继续听政治。

朝中的风波波及到了所有的官宦人家,如刘悦薇这种小郡主,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大皇子近来太火,热炭一样的人物,刘悦薇凭着本能躲避着他。

皇帝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庄大人曾问皇帝,置二皇子与何地?是否要废长立幼?

皇帝第一次不顾几位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这样做了,把两位皇子放在了火上烤。大皇子如坐针毡,二皇子度日如年。

宫中孙皇后只给儿子传了一句话,沉住气。周贵妃知道后痛哭了一场,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儿子,又怪皇帝无情无义。去年这个时候她还是宠冠六宫的贵妃,现在只是个不问世事的闲散妃子,连谢贵嫔都爬到她头上去了。

周贵妃哭过后就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掐尖要强,整日不大出宫门,只管守在自己宫里,甚至开始跟李太后学着吃斋念佛。

日子晃着晃着,夏天又来了。

正值六月伏天,沛哥儿已经一岁四个月多了,学会了走路,但走路的时候摆手有些不大自然,像只小鸭子一样摇摇晃晃。大夏天的,他就穿了一个红兜兜,光着两条小腿跑来跑去,跑的快了,动不动就吧唧摔一跟头。

刘悦薇很多时候会让他自己爬起来,然后亲一口算奖励。

天气太热,沛哥儿身上肉肉的,总是免不了出汗。刘悦薇晚上不在正院睡了,她去花园子旁边挑了个前后都能开门的屋子睡,穿堂风一过,夜里也能凉快点。

枫哥儿整天来带着弟弟一起玩,非常享受弟弟跟在他屁股后面跑的感觉。

刘悦薇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盯着金缕阁和年月楼的发展。

青州棉现在销量很不错,每个月都有许多外地的客商们来找货。汪彩凤带着师傅们仔细研究,布匹的手感越来越好,每个月的盈利也越来越多。

汪彩凤来找过刘悦薇,说要扩大规模,刘悦薇没同意。她一个郡主,开个小作坊火爆了,赶上好的时候一个月她都能落下上万两银子,再多挣点,怕就要招人眼。

就这收入,刘悦薇也没独吞。刚入夏的时候,刘悦薇带着郑颂贤一起去了诚亲王府,把金缕阁的收益分了三成给刘文谦夫妇。

刘文谦一个拒绝的字都没有,直接收下了。一个月二三千银子,也够支撑诚王府的许多开支了。有了亲爹做靠山,刘悦薇让汪彩凤多出些货,场地暂时就别扩了,闷声发大财才好。

那头,皇帝给几个儿子分封之后,又开始给儿子们吩咐差事了。往常几个皇子们办差,都是皇帝吩咐什么都做什么,没有在哪个衙门里待过,这回,皇帝把几个儿子都塞进了六部。

大皇子去了刑部,二皇子去了户部,三皇子去了工部,四皇子去了礼部,五皇子,五皇子被塞进了内务府。

二皇子松了口气,这次终于没有落下他一个人。

各个皇子们到了衙门后,立刻开始大展拳脚。如大皇子,去刑部第一天,就把刑部这几年重要的案宗都看了个遍,和刑部几位高官们拉起了关系。二皇子去了户部并未急着揽权,力求低调。三皇子一去工部就把建造皇陵的活儿接了过来,四皇子在礼部也变得更懂规矩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