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番外(234)
李太妃和杜太妃之间,按照品级,李太妃要给杜太妃请安,但李太妃儿子都做了皇帝,她要是给杜太妃请安,她自己倒无所谓,儿子脸上岂不难看。
一时僵住了,杜太妃等着李太妃行礼呢。
皇帝忽然打岔,“父皇这些日子身子可好?儿臣不孝,来的少。”
皇后也帮腔,“二位母妃请坐吧。”
夫妻二人一起打岔,直接把这事儿糊弄了过去,避免了李太妃的尴尬。
太上皇面无表情,“你要处理朝政,忙的很,不用挂念我老头子,我土埋脖子了,有吃有喝就行了。”
皇帝早就被磨的没脾气了,“父皇能吃能喝,是儿臣的福气。”
太上皇听这话顿时气得肝疼,挥挥手,“好了,看也看过了,你回宫吧。”
皇帝好似没听见似的,继续和太上皇说闲话,两个皇子也在一边帮腔,把南平郡王一家子挤到一边去了。皇后在那边和两位太妃以及南平郡王妃说闲话。
杜太妃问,“皇后,皇帝登记好几年了,也该举办场选秀了呀。”
皇后心里暗骂,你是个什么东西,一不是太后,二不是陛下生母,我办不办选秀,还需要你来指导我。
但杜太妃如今正得太上皇“喜爱”,皇后也不能硬顶,她笑得云淡风轻,“太妃多虑了,陛下如今有五子六女,连皇孙都有了,倒不急着选秀。我看南安王府里子嗣少,弟妹也该多张罗张罗。”
南安王妃气结,这个婆母总是给她找事,“多谢娘娘关心,我们府里美人也不少呢,前儿父皇又赏赐了几个,我整日金尊玉贵地养着她们,就希望她们能多给我们王爷开枝散叶。”
皇后点点头,“弟妹做的很对,但也要记住了,你是正妃,底下人要是知道规矩,咱们自然要好生对待。要是有那种妖妖调调不成个体统,整日掐尖要强和主子别苗头的,你也要拿出自己的气势来,让她知道些规矩。”
杜太妃顿时气的眼睛瞪了起来,李太妃嘴角稍微动了动。
杜太妃想说什么,可又无话可说,但这口气她又咽不下,“李妹妹,怎么耷拉着脸不高兴呢?太上皇是咱们的夫主,可不兴这样不敬的。”
李太妃的声音不急不缓,“杜姐姐,我如今上了年纪,自然不能像太上皇身边的小女孩们一样整日笑嘻嘻的,我对太上皇的敬意都在心里呢。”
说完,她从身后的宫女手里拿了个包袱打开,呈送到太上皇面前,“陛下,臣妾给您做了双鞋子。都是臣妾亲手一针一线做的,还请陛下不要嫌弃。”
太上皇嗯了一声,“你有心了。”
李太妃忽然道,“陛下,臣妾一个人在宫里,甚是无趣,陛下可否让臣妾搬过来和陛下一起居住?”
太上皇吃惊道,“你怎么忽然要过来了?”
李太妃笑,“臣妾虽然不如杜姐姐,但臣妾自小针线活好,也能给陛下做两身衣衫。再说了,臣妾是陛下的妃子,陛下去哪里,臣妾自然去哪里了。”
皇帝和皇后也有些惊异,李太妃来之前并未说此事。杜太妃每日咄咄逼人,李太妃老实,要是过来了,岂不天天被她欺负。
太上皇顿时有些高兴,自从他退位,手里没有权力,最怕别人不把他放在心里。以前李太妃和儿子住,他就有些不高兴。
李太妃忽然开窍,太上皇咳嗽了一声,“你愿意来就来吧,这行宫大,你自己挑个地方住。”
李太妃连忙行礼,“多谢陛下。”
皇帝看了一眼李太妃,李太妃眼里含笑,让儿子不要担心。
又过了一会子,除了李太妃,皇帝一家子又回去了。
路上,皇后见皇帝忧心忡忡,把手按在他的手上,“陛下,不要忧心,臣妾明白母妃的意思。”
皇帝看了她一眼。
皇后道,“陛下,臣妾说句不孝的话,父皇如今已经不近女色了。论容貌,臣妾再说句不孝的话,年轻时杜太妃还有优势,如今不比母妃好多少。论性格,母妃温和,杜太妃跋扈。陛下也是男人,哪个男人不喜欢温和的呢。年轻时有脾气可以说娇俏辣人,年纪大就讨人嫌了。母妃若是长久伴在父皇身边,父皇未必不能发现母妃的好。”
皇帝叹了口气,“皇后说的都对,但为了朕,让母后去受杜太妃的气,朕心难安。”
皇后忽然幽幽道,“陛下,这天下大多数的母亲,为了孩子,什么都肯做的。”
皇帝抬头,若有所思地看向皇后。
第64章 夺地盘灵犀一瞥
李太妃就这样在行宫住了下来。
皇后的那一席话, 真正说中了李太妃的心思。她不能再躲在皇宫享受儿孙们的孝顺,儿子的皇位不稳,就算她不得宠, 她也要到太上皇身边去, 防止杜太妃一家独大, 防止那母子两个日日进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