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商朝做直播+番外(169)
永淳二年也就是公元683年,唐朝发生一件大事,唐高宗李治久病不愈,同年十二月,将永淳二年改成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紫微宫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传位给太子李显。
沈家却添了桩喜事,苏书生下幼子沈东美,再度开枝散叶。
五年后,太平公主的命运随之而变,薛顗跟着唐宗室李冲谋反,牵连到太平的夫婿薛绍,薛绍本人虽没有参与这次谋反,但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夫婿,不仅将薛顗下令处死,还将薛绍杖责一百,而后饿死狱中。太平公主带着儿子成了寡妇,后来,武则天为安慰女儿,打破唐朝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太平也越发在唐朝权力中心活跃起来。
这期间,唐中宗李显被废,武则天改立唐睿宗李旦,后又将其废之,自己称帝。
公元690年,太平公主二嫁武攸暨。同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子受他们也跟着从长安迁到洛阳,武则天称帝后,跟在她身边的近臣自然风光无限,可子受和宋之问虽属武则天那派,却并非最得重用的心腹近臣,只是在年轻官员中较为突出罢了。
迁都洛阳后,太平公主变得喜爱玩乐,公然在府上豢养男宠还和朝中一些青年官员走得近,谣言四起。不仅如此,还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莲花六郎张昌宗献给武则天,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就入了武则天的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青年才俊博得武则天青睐,一直恪尽职守却升迁无望的宋之问也想走捷径,学张家兄弟自荐枕席,就和张家兄弟走的颇近,子受看出他的想法就说与苏书听,苏书就将宋之问以后会发生的事都告诉给子受,子受和宋之问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殊同陌路。
和历史一样,宋之问被张家兄弟忌惮,没能跟武则天搭上关系,后来凭借自身本事与机缘巧合成为太平公主的入幕之宾。
子受在朝中越发低调起来,和那些“上进”的人一比,他简直就是朝中清流。低调归低调,该他露脸时,他也会在武则天面前狠狠刷印象分,这些年的安分守己忠心不二,加上颇有才华做事也算妥帖,逐渐被武则天看入眼中,划分为亲信一派,虽然比不得那些男宠,比下却是有余的。
因此种种,武则天在公元697年任命子受为给事中,位列三品官员。
三年后,又将子受提拔为当朝尚书,历史上沈佺期曾有诗云“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也就是说他做了三年给事中,五年尚书,位列九卿,显赫一时。
但事情肯定不会永远都遂人愿。
神龙元年也就是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侍。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收买禁军统领李多祚,告张家兄弟谋反,随后发动政变。率领禁军杀死张家兄弟,并包围武则天的寝宫集仙殿,逼她退位。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废帝李显,随后迁居上阳宫。二月,李显改周为唐,武周一朝结束,神都也更名东都。
这年,对苏书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她家殿下入狱了!
韦氏干政后,大肆捕杀武周人物,大“罪”者、证据确凿者多遭诏斩,余者下狱愈千之众。佺期公之所以未遭诏斩,是中宗下了一道圣旨对武周大臣不能滥杀,“圣旨垂明德,冤囚岂滥诛”是也;再就是因为所诬之人尚无确证。
随着武则天倒台,唐中宗李显复位,韦后开始干政,武则天的心腹重臣自然要遭清算,大“罪”者、证据确凿者多被斩首,下狱者超过千人。一代天子一朝臣,子受也被人以贪污受贿之罪被关入大牢,沈家一族也被牵连至深,子受之所以没被杀死一是因中宗下令不能滥杀,二来诬陷他的人并没有确凿证据。苏书只能带着儿子到处为他走动,散尽家财也要将他从狱中救出来,苏书知道他有此一劫,避无可避,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事情发生时虽慌乱一时到底还是能稳住。
她就是心疼他在狱中不好过。
因此不管是沈家这些年积累的家产还是她自身陪嫁,她都掏出来四处打点,那年的洛阳在苏书眼里是黑色的。
通过苏书多日疏通打点,同年的秋天子受终于被人从狱中放出,流放到驩州,苏书将家中孩子送还老家,毅然决然跟着子受去驩州,与他们同去的还有些被牵连的族中亲友。不仅子受遭殃,宋之问还有杜审言都被贬谪流放,宋之问流放泷州参军,他受不了艰苦,又念着往日荣华,次年春便秘密逃回洛阳,被友人收留,于是做出历史上卖友求荣之事,而他也被李显恢复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