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傲天穿成暴君文男妻(140)
这是八股文的最终确定格式。
科举考试发展到如今,若是不出意外,也便是本朝或者下一朝彻底确认了。
也是自将那一大箱考题交给他们开始,便要求如此写法。
而沈天路能考上秀才,说明他基础还是不错的。
相似的情况发生在了叶长钰身上。
报名距离科考,做题的时间已然不够了。
不过叶长凌却知道今次的主考官也就是主要出题人是谁。
若是旁的大臣也就算了,这次可是首辅大人出题。
首辅也是出过题做过考官的啊。
从叶长凌决定帮叶长钰考上举人开始,就开始了长凌押题。
想知道首辅大人学问偏重哪方面,京中便有现成的人选可以回答。
唯一不好的是太子殿下太过聪慧,叶长凌问了两句,楚辰熙就猜出了叶长凌的想法,还将张大人可能会出的问题连夜写了出来,交给了叶长凌。
毕竟张大人也是楚辰熙的老师啊。
至于策论,叶长凌也压了几道题,倒是没有想到土司问题上来。
但这些对于叶长钰便已经足够。
反倒是程仲瑜这边出了个小插曲。
因为其中有一道题,正是“农”。
程仲瑜种了几个月的田,每日足有七八个时辰都在田地里,见到这样的题目,一时感慨,提笔成文,竟洋洋洒洒写下了几千言的《劝农书》。
甚至一度震惊了考官。
都传到了永嘉帝那儿去了。
那几日早朝,程老尚书走路都是飘着的。
随后就是批改。
依旧由主考官张泰初主持。
批改卷子之前,张泰初其实已经心中有底了。
毕竟程铭韫的孙儿程仲瑜那《劝农书》太过惊人,考虑到他去年顺天府乡试第二名的成绩,若无意外,本次顺天府解元就是他了。
然后张泰初就被其他考官递上来的一份回答了所有题目的答卷糊了一脸。
关键,前面特么全对啊。
答之有言,贴合要点。
张泰初敢保证,就算让朝堂里其他大臣来回答,都未必能做到这份考卷的一半好。
因为术业有专攻啊。
因为不同的大臣治经的学问方向不一样啊。
否则朝堂也不会有派别之分了,各书院、各地方也不会有流派之说了。
张泰初觉得有些头晕。
然后他看向了第三场的答卷。
瞬间就被改土归流四个字吸引住了。
这……此人竟然与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张泰初将此题作为试题也是有他的私心的。
实际上改土归流一直在少部分推行,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被搁置罢了。
张泰初一时感慨万千。
此文对于改土归流。
锐气十足。
但也写出了张泰初心中所想。
再看向这份卷子的其他题目的时候,越看越欢喜。
他年岁大了,年长者最喜欢稳重的年轻人。
此卷所有回答全都四平八稳,回答的格式更是顺畅。
张泰初将答卷放下。
这一次的解元,怕是要请圣上做主了。
虽是如此,但张泰初却也明白,这头名会是哪一份答卷了。
倒是程家的小子,可惜了。
……
放榜日。
茶馆掌柜宋清与茶馆伙计们起了个大早,集体来送刘曦燃去看榜。
毕竟刘曦燃可是去年的解元公,虽然这次是重考,但刘曦燃的赢面还是很大的,是以科考之后甚至早早有消息灵通者过来攀交情。
叶长凌终于记得沈天路他们几个也参加了此次科考。
叶长凌骑马,叶府马车装了四个惴惴不安的秀才和杨文栋一个还颇有自信的秀才。
六人一起来到了放榜处。
此地早已挤满了参加本次科考的秀才。
乡试放榜。
杨文栋一马当先,首先就在榜单末尾瞧见了他的名字。
不多不少,第95名。
杨文栋瞬间就有些自得。
虽然瞧不上纨绔子弟叶长凌,在庄子上养病这大半年,却也让他有幸结识了温柔可人的丫鬟红珠,杨文栋已经决定,这次中举之后,他就向叶长凌求娶丫鬟,相信以他举人的身份,叶长凌定然会同意。
届时,叫叶长凌一声‘师父’也不是不可以。
就在这时,他却看到,身旁沈天路几位正呆愣的看着榜单。
沈兄几人的水平杨文栋是知道的,郁高洛郁贤弟是他们几人中水平最高的,但火候还未到,比之他还差一点。杨文栋也瞧了后面的名次,并没有郁高洛的名字。
果然,眼见郁高洛面露失望之策。
见状,杨文栋刚想出言,安慰沈天路几人一句,就听到年岁最小的陈克瑾大喝一句。
“我中了!”
几乎是大笑出声一蹦三尺高“第四十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