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128)

作者: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有甚好笑的。”六娘嫌他们奇怪,转头不理,去后头找五娘和七郎了。

“别笑。”宋阿南却不知何时从正屋出来,看了一圈外头的人。宋家的人年龄都小,在村中虽有几分地位,却并不叫人害怕,他们也都不是仗势欺人的。只除了这个宋阿南,他话很少,有时仿佛不存在一样,但有时又能轻易叫人感到压迫之感。

“南管事,咱也不想吵着宋四郎,只是有人传你们家要去恒州城,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好奇来问问。”人群中有一个在宋家馒头坊工作的,他平日与宋阿南接触得多,这会儿鼓足勇气说话了。

宋阿南扫了眼围在篱笆外的人,转身到西屋,拿出一副笔墨。他将纸在院子里的小木桌上展开,落笔写字。

严卓的学堂开了后,相河村有不少人断断续续上过几日,但识字哪有那么容易,多数人也就能勉qiáng写下自己的名字,多的也没耐性再学,真正踏踏实实上课的,除了少数几个大人多是村里的小郎君,还有宋家的孩子们。

只是这其中,可从来不包括宋阿南。

“南管事会写字?”

“没见过啊,他不是从来不去学堂?”

“莫非严先生私下教的?先生住在宋家,也不是不可能。”

“绝不可能,宋阿南讨厌严先生谁不知道?上次在作坊的食堂吃饭,他们恰巧同桌,还是面对面的位置,那一条长桌上都在聊天,他俩愣是一个眼神也没对上。”

“对呀,有一次……”

说话的人都故意压低了声音,宋阿南也假装没听见,

他的字也是那种一眼看去就知练过的,但相比严卓,他的笔锋更加锐利,那一撇撇出的力度,像是战场上出鞘的刀剑。

宋阿南写完搁下笔,拿了一小罐浆糊来。

人群见他出来,纷纷让出位置。宋阿南找了一处略平整些的篱笆,把纸往上一贴,又回去了。

那些人也不再小声说话,都去看那张墨迹未gān的纸。

“什么意思?看不懂。”

“宋阿南竟然真会写字,这字看起来跟严先生的一样好啊!”

“有没有认字的来读读?”

“工?我就认得一个工。”

“下面那字读安,安什么?安……青?”

“那字读静,安静!”

“嘘!别吵别吵,宋阿南叫咱们安静呢!”一瞬间,嗡嗡声骤然停下。

“那上面那些是什么?”又有人说话,只不过这一次用的是气音,如耳语一般。

“我来瞧瞧。”一个在学堂读书的小郎君说,“招工,恒州,建作坊,下午登记,安静!”

“你好好读,这都连不成句子!”有人抱怨。

“这就是上面写的,你不满意自己个儿读!”小郎君回怼。

“嘘嘘!安静!宋四郎睡觉呢,宋阿南叫咱安静!”又有人用气声低吼,那两个吵架的也瞬间安静了。

“其实这话还真有南管事的风格。这应是一张招工启事了。”馒头工坊那人道。

“不错,地点在恒州城,内容是建作坊,下午登记应是叫有意者下午来登记。”读过书的那小郎君接口,按自己的理解又说了一遍纸上的内容。

原本只听几个词,在场不认字的都还未反应过来,他这么一解释,大家懂了。

宋家这是真的要去恒州城了,而且还要像在村里一样建作坊,这张招工启示便是要招建作坊的工人的!

宋家又要招工人了!

这消息在相河村内外飞速传了开来。不论是作坊的长工,还是挖地窖建作坊的短工,宋家对工人总是很好的,不仅包一日三餐,做工时受个伤还会帮忙请大夫、付诊金,故而宋家每每招工,总是有许多人蜂拥而至。

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以前那都是在相河村,gān完活转个身就能回家,除了多赚钱帛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就算是那些外村来的,本也就是想好来相河村做工的,心理上没什么需要调整的。

可忽然说去恒州,大家伙儿却都没有想过,一时之间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这里的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到恒州城去看一眼。

恒州城啊那可是,那是节度使住的地方,许多世家大族在那儿也有府第,还有好些官员、富商、读书人,那样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他们这种小农户小商贩该去的。

再者说了,从这里到恒州城路途遥远,听说要走上整整一天。这么远的距离,那肯定是要住在城里的,恒州城可不比他们这种小村,要住在那儿定是要花许多钱帛,也不知道宋家这活包不包住。

“肯定包,宋四郎这些作坊,但凡家比较远的他哪个不包住。”磨坊的草亭下几个来磨面的人谈论起此事,有人说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