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布坊拿过来的衣料全试了遍,张静姝俩人才算满意,放过祝圆姊妹让她们自个儿在店里晃晃,准备接着看小庭方跟银环的衣物。
看起来就是刚才的流程再来一遍,祝圆连忙拉着祝盈跑了。
当然,后头跟着丫鬟们呢。
祝圆也没想跑远,就在外头看热闹。
布坊里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妇人,还有不多的媳妇子和姑娘家。又值天气渐热,人们纷纷换上了鲜亮夏衫,放眼望去,热热闹闹,半点看不出来祝修齐所说的青黄不接。
“姐姐,你在看什么?”’后头的祝盈跟着探头探脑。
祝圆嘿嘿笑:“我看漂亮小姐姐呢。”
祝盈眨眨眼:“为什么看小姐姐?”
“因为漂亮啊。”这时代的美人,都是纯天然的。漂亮那是真的漂亮。“走,咱们去看看外头。”
祝盈等人自然没意见。
祝圆是带着满腔的怀古热情。整个世界能有几个人有幸见识到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文景观呢?她可以。
故而她这出门,仿佛背着无数现代人的憧憬和情怀,壮志酬筹,兴奋莫名。
然而,踏出布坊大门的那一刻,什么情怀、什么憧憬,全被浇灭了——
她们刚来的时候,布坊门口约莫是刚洒了水,除了脏了鞋底,别的问题都没有。
隔了这么久,那层薄薄的湿泥早就干透。
祝圆甫一踏出大门,迎面就是一阵风,裹尘挟沙,瞬间吹迷了她的双眼。
祝圆:……
算了,土路矮房的,有啥好看。
祝圆默默擦了擦脸,转身,带着茫然的祝盈回了屋里。
待张静姝俩人挑完布料衣衫,再转到隔壁铺子买了些点心,一行人便打道回府。
连个午饭都没在外头用。
坐在车里摇摇晃晃的祝圆暗叹。看来家里经济并不那么宽裕啊……
弟弟妹妹年纪还小,逛了俩铺子还吃到好吃的点心,那是满足得不得了,一路叽叽喳喳,一直到吃饭还不停歇,祝圆听得耳朵都要长茧,借着被罚抄书的理由,用过饭便脚底抹油了。
进了书房,便发现那位“狗蛋”兄依然在抄《礼记》。
【中午好~~】祝圆发现,用毛笔勾出来的波浪线格外销魂。
苍劲墨字顿了顿:【同好】
【你怎么还在抄《礼记》?你是不是也被罚了?要抄几遍啊?】
苍劲墨字又不理她了。
祝圆撇嘴。她算是看出来了,这位狗蛋兄傲气的很,损了他面子的话,他压根就不搭理。
【算了,就知道你不会回答的了。咱们聊些有建设性的话题。我看你的字老道的很,年纪应该不小了,给我一点意见呗。】
墨字一顿。远在京城的谢峥摸了摸脸。年纪不小?
祝圆当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唰唰唰地往下写。
【你有没有什么挣钱的法子?】
这回墨字搭理她了:【是否缺银钱】
【缺,大大的缺啊!饭都吃不上,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啊……】
墨字又停了。
祝圆长吁短叹:【问你似乎不太实际,我是不是应该找找刑律,好好研究研究?】
【为何是刑律】
【因为,老话有说,挣钱的法子都在刑律里呢。】
谢峥:……
哪里来的老话?真是狗胆包天的小兔崽子。
第006章
谢峥再次扔了笔。
“去司籍弄一套刑律回来。”他沉声道。
“啊?”安瑞有点懵。怎么突然要刑律?又不用审案——
谢峥冷冷扫过去:“愣着干什么?”
“奴才这就去,这就去!”安瑞忙不迭退出去,退到门外撒腿就跑。
谢峥收回视线,继续看桌上某人的废话。
【……还是朝廷不给力。】
谢峥皱眉,提笔:【何出此言】
【要致富,先修路。若是朝廷给力,把路修好,钱就好赚多了,老百姓也不至于这么穷。】
要致富先修路?哪来的说法?谢峥想了半天没想出来,索性顺着往下说:【各州府县皆有修路,于】
【得了吧,那算什么路——】对方突然顿住。
谢峥正想问上一句,就见纸上墨字飞快刷出来。
【等下,你是什么人?我在这里说朝廷坏话,你不会转身把我卖了吧?】
谢峥哑然:【不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不知道你是谁,你却知道我在芜县,芜县就这么大,谁知道你会不会反手把我告了。老祖宗交代了,防人之心不可无。】
【若是告发你,我如何解释消息来源】
【好像也是。】
【接着说】
【其实也不用我多说啊,你出去外头瞅一眼不就知道了吗?朝廷修的那路,能叫路吗?好天是灰尘漫天,下雨则泥泞不堪,不等一年半载就坑坑洼洼,维护成本高又不实用,当然啥经济也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