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理寺厨娘(68)

作者:橘绿 阅读记录

可一瞧甄榛挂出来的食牌,纷纷打了退堂鼓。这小店看着不起眼,价格可是比得上有名的酒楼。

还是坊中几个爱好美食且有些资产的掌柜约着一起上了门,也不要别的,直接点了圣人“佛跳墙”——没错,甄榛大胆地扯了皇帝的名头给自己做广告。

其实也不算大胆,毕竟民风开放,也有不少酒楼打着“宰相鱼”、“状元糕”的广告,只是没有像甄榛一样敢直接借用圣人名气的。

阿潼作为唐代土著,还悄摸地扯着甄榛的衣袖劝她,可甄榛倒是振振有辞:“圣人确实吃了我的佛跳墙,‘第一厨娘’的牌匾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我也算不得虚假宣传,且圣人仁德宽厚,若是能与民同乐想来也是高兴的。”

歪理一箩筐的甄榛还是占了上风,圣人“佛跳墙”的名头自然也是火了一把,最后竟传到了皇帝耳中。

“这小娘子,还真是不肯吃一点亏,罢了罢了,也还是个孩子,且看她能做成什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①花笺是参照的“薛涛笺”

②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听的等级名……

第37章 长安秋·响油鳝丝

一过七月半, 暑气渐渐褪去,正当午的日头也不再那样熬人。不过季节变换之际最易生病,现在可不比原先, 小打小闹的病痛去药店随便买些药足够,在医疗水平普遍不高的古代, 一场风寒可是能让人大伤元气。

初秋正是适合滋补的节气, 甄榛便早早的挂出了菜牌子, 其中的一道响油鳝丝更是招牌。

黄鳝狡猾,也不是轻易能得来的。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果真有道理, 上次摸螺蛳时,阿多将摸来的大鱼让给了母亲生病的宋家大郎。连阿多都没想到,随手的好意竟被他记在心上。

宋大郎得知甄榛开了饭馆,接连几日都在天刚蒙蒙亮时,悄悄地将前夜下河摸来的河鲜送到饭馆门口,也不留名便又默默离开。

还是甄榛专门起了个早, 这才留住了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田螺郎君”。

“小郎君可让我好等, 每日里来的这样早, 送来的河鲜也新鲜,怕是没睡几个时辰吧。”

宋家大郎摸了摸自己梳的不甚齐整的发髻,憨憨地笑了,“阿娘说了, 阿多心善, 将那样大的一条鱼送给我们。既然他的阿姐开了饭馆,送些小玩意过来是应当的, 我总归都要下河摸些鱼鲜给阿娘换药钱,不过是顺手,不辛苦的。”

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也不过是和阿多相当的年纪,便要担起家中生计。

甄榛看他眼下乌青,忙拉了他进来。因着时间太早,厨房里还没开火,只有不停火的高汤卤味在炖着。怕宋大郎觉得不好意思,甄榛捡了一块较小些的卤味,又用滚水冲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茶递给他。

宋大郎本是来送谢礼的,哪好意思蹭一顿晨食,何况有肉有蛋,他家过年也不过就是这般吃饭。

“不吃你的河鲜我可不收!正是长个子的年龄,睡不好吃不饱怎么能行,你若是垮了谁来照顾你阿娘和弟妹?”甄榛拍了拍他的肩膀,催促他趁热吃了。

自从阿耶从军、阿娘生病,就再也没人这样关心他是不是疲累了。宋大郎想着想着,眼眶开始发热,又怕甄榛看出来,赶紧埋头就着泪水吃饭。

甄榛在一旁看得真切,心里也有些难过,男耕女织的社会,一旦家中顶梁柱病了,最苦的便是孩子。

宋大郎吃得极快,吃完还不忘将碗洗净滤干水分。

甄榛都看在眼中,叫住赶着去早市的宋大郎,说:“宋郎君也看到了,我这饭馆生意也算不错,每日点些鱼啊虾啊的食客也不少,往日都是我亲自去西市挑买。正好郎君也是做这个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后捞到的河鲜都送到我这来吧,你也不用成日三五更的便起身往城中赶,只要在我午市开门前送到就行。”

宋大郎还有些楞楞的没反应过来,甄榛只好又重复了一遍,想了想还补充道:“秋日里吃黄鳝最好了,不过这东西狡猾难捉,我去西市找了几次都没能买到,你若是能捉到,便多多地送过来。”

他每日和弟妹泡在河水中,就算收获颇丰,也不一定能全部卖得银钱,现下有了甄榛提议,以后便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

“唉!唉!明日定将最好的黄鳝送到小娘子的案头!”原本晒的酱黑的脸竟也激动地泛起红晕,宋大郎连连点头答应,生怕甄榛反悔。

等到第二日开门,果真见到他提着背篓在饭馆门口候着。甄榛接过一看,满满登登的黄鳝塞在里面,还好她不怕这软体动物,换个胆小着的怕是连背篓都要扔到几丈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