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考科举+番外(215)
屋里还掌着三盏灯笼,王全揉着眉头,抬手整理时,才发现下面还压着两张纸。
白日里找他的人不少,他完全想不起赵言来过的事。
他低头撇了一眼纸张上的东西,方要移开视线,目光再次一顿。
小厮已经提好灯笼,“大人,”
王全一抬手示意他别说话,尔后神色不明地捡起上方那张纸。
纸张上的字体牵丝劲挺,而最让他惊讶的,还是这从未见过的一排排的数字排列方式。
王全虽未看过这样的方法,他脑子却不蠢,按照提示去看,疼了一日的脑子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很明显,他看懂了,而且他看出上面有一列正是他今日处理过的,他不自觉地对比账本上的,再看看自己手中的,二者立即有了高低之分。
王全在户部待了差不多十五年时间了,他激动地翻过来想看是谁整理的,结果未留名。
脑中莫名闪现一句话,“王大人,你有没有兴趣?”
状元郎赵言?
王全拿着两张纸急匆匆地想去找人,小厮追上他,“大人,几位大人早就下朝了。”
他脚步一顿,脸上有痛惜之意,“都离开了?”
其实不用小厮回答,他也看见隔壁的门已经关上了,黑乎乎的一片。
王全忽然有些懊恼。
小厮疑惑,“大人?”
“没事,先回府。”
“是,大人,大人明日便是上元节。”
“上元节?”那岂不是休沐日?王全更懊恼了,一边往前走一边问,“你知不知道赵大人家在哪?”
“赵大人,你说的可是赵状元郎大人?”小厮白日也在他旁边候着。
“嗯,”王全脚步不停。若不是夜色深了,他现在就想过去。
“小的不知,小的明日去问问。”小厮忙追上他的步伐。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
上元节,朝中官员有一日休息时间。又因为太后崇尚节俭,因而近几年宫中都未办上元节灯会。但却不妨碍他们京城民间灯会的举办。
赵梨花和张高二人的心思都被铺子勾去了,他们还想着趁京城灯会的时候赚些钱,当然,主要是为了把本赚回来,给他们家言哥儿存聘礼,能存多少是多少。
明日一整日时间,赵言计划着编写完下一册。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赵梨花晚饭后过来找他。
“阿姐,不用敲门,你直接进来就成。”
赵梨花一听干脆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尾巴小豆子。
她将茶水搁在一旁,“言哥儿,阿姐有事同你说。”
赵言将面前的一本书递给小豆子,道,“阿姐,你说吧。”
赵言看着他道,“阿姐今日去铺子里,听了不少人说,上元节的时候,闺中女子等都会出来放灯许愿,也有男女相约的,你看,你要不要邀一下郡主?”
赵梨花后面声音有些小,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今年有不少宜嫁娶的日子,你和郡主的婚事最晚也不会拖到年底,能多相处便多相处,感情上来了,之后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一些。”
在某些事情上,赵梨花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何况,身为女子,她也了解女子的想法。
赵言一时哑然,耳根有些红,他哭笑不得,“阿姐,你这,”担心得也太多了吧?
不过他还真没想到这事,关键是因为他不知道上元节有这个放灯许愿的习俗。
赵梨花也笑了,“看你自个的想法。”
赵言嗯了一声,只好道,“好,我托人送信告知郡主一声。”
赵梨花笑着退出去,又让小豆子别吵着他。
“舅舅,”小豆子趴在他旁边,眼睛亮晶晶的,“你是要约郡主出去吗?”
赵言抬手捏他脸蛋,“小孩子别想那么多,”
小豆子露出大白牙,一副我就是想了的模样,成功把赵言逗笑了,尔后塞了两本书给他。
待小豆子出去之后,赵言才拿起笔架上的毛笔,写了很短的一封信,托人送到了长公主府中。
承欢郡主今年元节留在府里过,也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清荷用小梳子替她细细打理着长发,笑道,“郡主,今年元节,京中定是很热闹。”
他们以往都是在太后娘娘身边过的,每年都是一个模式,以太后为首,五六人聚在一起办个简单的宴席。
承欢手里拿着小玉簪,听见她的话,笑了笑没说话。
“郡主,奴婢听府里的人说,尤其是京城河,沿河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承欢郡主低下头,将首饰盒子掩上,听她讲着往年的热闹场景。
清芍就是这会儿进来的,她满面红光,跨过门槛时加快脚步。
“郡主,”掀开帘幕,她的脚步才慢下来停在她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