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崽抢救爸爸[快穿](151)
柯耿:“我都闲了两个月,你终于想到我了。”
悠悠:“叔叔,如果给你上百头牛和很多牛奶制品的话,叔叔的家里可以消化的了吗?”
柯耿:“我家生意不大,得用三个月来消化,如果能长期供货,价格也合适的话,我可以联系大伯,能消化更多的牛肉。”
悠悠让柯耿帮忙找牛犊和养牛专家。
柯耿:“你想让他们养牛?”
悠悠点头,“这里地方大、风大、草大、干燥,可以养牛。等养的人多了就可以开一个小的牛奶制品零食厂。挣不了大钱,但比现在好。”
柯耿:“这里的环境气候确实适合养牛养羊。但你说养,他们就养的话,基层扶贫干部就不会那么愁了。”
悠悠:“我已经开发了五十个家庭,这五十个家庭听从安排,只要让他们赚钱,他们愿意干活。”
柯耿比导演和编剧机敏多了,他很快从五十这个数字里联想到彭月佳前些日子的任务,把悠悠大计划猜个差不多,由衷地给悠悠举大拇指,“悠悠,这事儿要是能成,你就帮五十个家庭脱贫了。”
悠悠:“做人胸怀要大,眼睛要放长,这才五十个家庭,咱们的目标不是这区区的五十个试验点。”
柯耿:“行,悠悠心有大业,我跟着你干了。”
悠悠:“不要说大话,说一万句不如干一件实事,你快去了联系人。”
买牛犊和请专家教养牛并不是一件难事,但非常的琐碎。悠悠一早让导演联系了基层扶贫干部跟着柯耿跑这些事情。
这五十个家庭是个开头,等整个村子的懒惰风气被外部强行扭转改变后,节目组来此地的目的达到了,悠悠也完成了她的大业,而买牛和卖牛的这些事情需要基层扶贫干部时刻跟进。
悠悠根据金宝宝和小骷髅提供的意见,再结合实际情况,给此地写了一个十年计划,这个计划需要基层扶贫干部去实施。
是以,安排好五十个家庭的牛犊后,悠悠又去其他家庭挑选出勤快的人让彭姨做思想工作,她还把基层干部喊过来进行培训,她亲自培训。
来听悠悠培训的干部刚开始是六个,后来是十六,再后来是六十个,最后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来了,有其他村的村长,有镇长和书记。最后一节课,县长也来了。
乌压压的一群人听一个五岁半小土娃的培训。
节目组工作人员缩在角落里,认真地拍摄。
他们有预感,这节目会爆火!
第69章 爸爸是冷漠国际模特08
悠悠想要早点去下一个地点开展她的伟大事业, 奈何这个小山坳被县长上报,成为了扶贫典型案例,悠悠写的十年计划也被拿来整理成了干部人手一份的手册, 她被软磨硬泡地留在了小山坳里继续执行她的十年计划, 节目组也被不可抗拒的力量留在了这里。
导演打电话跟他的老伙计们炫耀他也是被限制出行的人,“优秀的人都是不自由的。”
其他扶贫基层人员来这里培训一下, 照着悠悠的模式去扶贫, 效果显著。学生能学以致用,悠悠的信仰值涨的飞快。
继续留在小山坳也不是不可以。
悠悠向强留她的负责人提要求,“你得给我和我爸爸发工资和补助, 我们还要还房贷,留这里两年, 没钱坚持不下来。”
负责人答应的痛快。
悠悠留下来两年, 监护人庞叙也得留下来照顾她, 尽管她在这里如鱼得水不需要照顾。
庞叙依然是无所谓的态度, 他在哪里都可以。
节目组也被留了下来,他们拍摄的画面涉及一些敏感问题,不能播放。为了回本, 导演和国家频道合作, 临时换成了具有政治味道的扶贫纪录片。
导演为自己的急智奖励了自己两瓶酒。
悠悠在小山坳的两年, 一点都不忙, 基层人员按照她写的十年计划一步一步地去做, 两年后,小山坳大变样, 牛奶和羊奶的产量已经足够开一家奶制品零食厂,到了这一步,不用悠悠去想办法, 这些基层人员已经无师自通地去外地考查学艺。
节目组和嘉宾们从小山坳里出来,回到繁华的大都市都有些恍惚。两年前,嘉宾们出现在机场时,一群人围堵过来签名拍照,两年后,嘉宾们出现在机场,除了经常通话视频的家人,没有路人能认出他们。
他们变化太大了,又黑又土又瘦。
柯耿跟自个经纪人打趣,“我现在去拍乡村剧,不用化妆,也不用酝酿情绪,本色出演。”
经济人:“气质浑然天成。”
柯耿:“用悠悠的话来说,我现在的外表和精神气正是艰苦年代的样子。”
经济人上下打量一下他,“我真给你接这方面的戏?”